更不用說,還有個很重要的,他們都很清楚的元素,那就是鄭蘋的緙絲作品。如此的緙絲題材絕對是獨樹一幟,加上鄭蘋高超的技藝,花費了數年功夫才完成,這副緙絲說是寸寸金也不為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用這樣昂貴的載體來表現鄭凌的畫工,才更能讓仁宗覺得值。
加上仁宗寬厚,鄭苠這老臣去暗示一下,想都不用想,這位老好人肯定會順水推舟的。
這樣有些功利、鑽營的方法,通常只有那些混吃等死的宗室才使用,鄭苠自己還真是想都不會去想。
但是此時,鄭苠心動了,官職也可以兼,若是以此為大好契機,不動聲色轉入畫院,那便真是不失清貴,無愧家風,也不由旁人嚼口舌了。
鄭凌看出鄭苠意動,一個頭磕下去,“求阿翁成全!”
鄭苠閉了閉眼,“罷了……”
……
半月後,鄭凌在家廟加冠,由他本家的長輩為主賓,得字飛波。又因其畫與緙絲本上呈御覽,被官家收入私藏,當日便被封為圖畫院翰林待詔。鄭凌得償夙願,春風得意。
翰林圖畫院的進入方式有很多種,最普遍的是考試,這種通常是平民畫家的進入法。還有世襲、薦入與補入的,世襲不消說,是師徒、父子之間的承襲。
薦入則是畫藝高超或者有名望的畫家被官員推薦進入畫院,很多民間藝人都是這麼被挖掘出來的,別說,大家可熱情地給官家物色人才了。
太宗時期,有個街頭賣藥的,常常在包藥的紙上畫些小畫,從鬼神到動物,各有趣味。後來被某官員在大街上發現,推薦給了太宗,大受賞識,直接授予翰林待詔,可謂一步登天了——說來搞笑,這放在鄭凌身上卻讓他家覺得還有些沒前途。
至於補入,和薦入有些相似,但並非官員推薦,而是從其他途徑為官家得知,然後進入圖畫院。可以說和補入相比,是區別於官家在其中的主動與被動性。
鄭凌的加封,便是介於補入和薦入之間了。
一時間鄭家親朋好友只有引以為豪的,莫不誇獎他,畢竟這代表的是官家的眼光。
緙絲本只說是鄭家女眷所制,鄭家有這手藝大家都知道,也得了厚賞。因此前鄭家也幫過雲雁回,加上是為了幫鄭凌,所以此間卻是隱去了鄭蘋與孃家的一段舊事。
鄭凌加冠時,雲雁回和趙允初作為朋友也出席圍觀了。
趙允初佩上了雲雁回給他趕工做出來的蓮花紋緙絲腰帶,沾沾自喜,自覺天下第一好看,見人就忍不住摸腰帶。
雲雁回覺得帶到鄭家來真的是丟人現眼了,非常的班門弄斧啊……只希望趙允初不要告訴別人這是他緙出來的。
到了鄭凌行冠禮時,趙允初就在旁邊看,然後小聲對雲雁回說:“雁哥兒,等你加冠時,要是我能做正賓就好了。”
雲雁回:“美得你。”
且不說他家會不會像鄭家似的,還辦什麼冠禮,畢竟這年頭就連很多大戶人家都只簡單地辦冠禮了。這正賓可是得要德高望重,趙允初哪裡德高望重了?把德和望去掉,他倒是真高!真重!上次喝醉了差點沒把他壓死!
這正賓還要給加冠者起表字的,天知道趙允初能起出個什麼表字來。
趙允初哼哼唧唧:“那雁哥兒做我的正賓也行……”
他腦海中還浮現起了畫面,若是在所有人面前,叫大家都見證,雁哥兒挽著他的頭髮,起個暱稱……啊不,表字……
趙允初這基本屬於胡思臆想了,雲雁回翻翻白眼道:“好,我若是能做你冠禮上的正賓,我一定給你起個表字,叫甜甜。”
趙允初:“…………”
喜歡大宋小吏。請大家收藏:()大宋小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