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允初苦讀數月,終於,仁宗下旨,令宗正推薦宗室青年子弟入宮進行召試,凡召試成績上佳的,可以加封官職。
這訊息在內部早就流傳開了,各家也已在做準備,仁宗一聲令下,宗正那裡名單已經列好,緊鑼密鼓地便開始了這場召試。
趙允初被填鴨數月,還是很有功效的,到了宮中,見仁宗出的題果然泰半做過相似題型,剩下的也能套上,遂大喜答題。
因諸宗室子不愛讀書,臨時抱佛腳抱得沒趙允初好,竟也叫他進了前三名。
仁宗甚喜,認為雖說趙允初答的題沒有靈氣,好歹很紮實,遂進封防禦使。
至於趙允初家三個哥哥,大哥體弱,答題時暈過去了也不知道是真暈還是假暈),二哥三哥不學無術,卷面大片空白,皆不過關。
回來之後,趙元儼果然怒而下令,讓除了趙允初之外的人幾人繼續學習,直到考過為止……
趙允初的哥哥們唉聲嘆氣,直呼道這次一定要抗爭到底,不學就是不學,考過了日後還要受苦,不如現在就放棄——他們這是已經知道了日後官家可能給宗室實職。
還是叫小弟一個人受苦去吧,那傻孩子已經被雲雁回蠱惑了。
趙允初開開心心地去開封府找雲雁回報喜,臨近中秋,雲雁回正在帶著開封府的人一起扎菊花,佈置庭院。
時人愛菊,每到秋天,尤其中秋、重陽節日,更是要以菊花裝飾門戶。
這八月十五,本是天子祭月的日子,到了本朝太宗年間,方取三秋之中意,定名為中秋節,正式列入官方節慶日,大家夥兒放假,賞燈賞月吃月團。
因為開封府的特殊性質,往年大家都在忙碌中度過。民間越歡慶,開封府的事情就越多。
今年,雲雁回卻是提議,因為這一段時間以來,種菜釀酒也賺了些錢,中秋節不如弄一個晚會,大家輪流當值,沒事的就來娛樂一下。
包拯也是開明之人,也認為雲雁回說的有道理,辦些這樣活動能增強開封府官吏的凝聚力,遂下令組一個節會小組,中秋辦一場晚會。
雲雁回負責總體策劃組織,加上酒席部分的具體安排,他給這場晚會起了一個很具有現代氣息的名稱:首屆開封府中秋文藝晚會。
見到趙允初來,雲雁回知道他今日入宮應試,便笑眯眯地問他結果。
趙允初期期艾艾地道:“考了第三名……都是雁哥兒的功勞。”
“還是你自己努力學習啦。”雲雁回也很開心,“這下子不用每天都做題啦,我們馬上就要辦中秋晚會,我想了極好的節目,到時你和鄭凌一起來——說起鄭凌,他好像還被關在家裡,也不知到底出不出得來。”
趙允初巴不得鄭凌出不來,便道:“還是不要打擾他了,萬一搞得他同家裡更僵了呢。”
“不行,我第一次操辦府裡的晚會,必須來給我捧場。”雲雁回說了這麼一句,“我要變個月亮出來,不來後悔死他。”
趙允初眼睛睜大了,“雁哥兒,你在天慶觀學的法術嗎?還能把月宮弄來呀?”
“你怎麼這麼封建迷信,逗你玩兒呢,”雲雁回隨口說著,“倒是想多做幾個口味的月團,五仁的你喜不喜歡?”
趙允初皺著臉:“不喜歡……”
……
到了中秋節當日,鄭凌果然還困在家中。
這邊晚會已經快要開始了,雲雁回在現場排程,忙得團團轉,眼看特意從妓館請來的主持人都要登臺了,鄭凌還沒出現。
雲雁回趕緊去找趙允初,“鄭凌怎還沒來,之前他還傳信說一定設法出來。”
趙允初:“興許在府裡和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