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國寺俗講僧們獲得了成功,正式有了編制,讓編制內的僧人們十分高興。
他們這些僧人,平日裡除了每日起特別早誦經之外,因為寺中各種產業包括了田產,諸如菜圃果園相當一部分都得靠他們自己耕種,餘下幹不完的才僱人來,所以普通僧人並非那麼悠閒。
若是成了俗講僧,那就同那些被分配去打理各項產業的僧人一樣,另有本職了。同樣是工作,在瓦舍裡講故事當然比種田要輕鬆得多,不得不說是一個好部門。
瞭然撥錢給他們置辦席面,讓自行慶祝去。
這錢自然是給到雲雁回手裡,如今大家都漸漸看明白,這裡面雲雁回年紀雖小,卻是能做得了主的,於是紛紛來慫恿他買些酒肉回來。
僧人破戒的多,瞭然以前不還帶雲雁回去吃過豬肉——雖然他自己沒吃。
但是,這也只能算是大家心裡有數的秘密,還是很為正派人士鄙視的,若要在慶功酒席上明目張膽吃肉喝酒,似乎不太好。
雲雁回猶豫了半晌,畢竟大家這段時間辛苦了,於是還是去買了酒肉,又不敢在外面請廚子料理,便只得辛苦鄭蘋下廚收拾了幾個菜。
雞是自家養的竹林雞,雲雁回有獨家手藝,如今假稱是和尚那裡學的,教給了鄭蘋。
是先把乾淨的雞肉煮到八分熟,去水切塊,用油翻炒之後,再加入鹽醋酒等調料煨著,待其入味,如此一來,雞肉鹹而微酸,還有酒香撲鼻,還格外酥香。
若非開酒家,一般人家基本上是很少有這樣的手藝,首先就沒那麼多雞練習了。
又有河魚做成魚羹,魚肉用鹽、姜醃漬後蒸一會兒,剝成絲,和香菇、筍絲、蔥段等一起,合雞湯煮,可以根據喜好,選擇加不加香醋、香油等調味。
豬肉就送到殺豬院去炙了,那邊是肯定不會走漏風聲的。
其他各種下酒菜、果子、羹湯,一應俱全,酒是從外面打來的黃酒。雙宜和鄭蘋一起把菜端上來,雲雁回則把酒溫好了給大家斟上。
“這些天大家都辛苦了,好在是苦盡甘來,方丈那邊已經透露過了會有些獎勵措施。”雲雁回慢慢說道。
“雁哥兒才是辛苦了。”大家哪好意思擔了功,連忙端起酒敬他,“也多虧你在方丈面前美言了,否則此事不也只是我們分內之事,哪來的什麼獎勵。”
有本事還會帶大家一起吃肉的人,自然人人都喜歡,都尊重。
更別說這次的獎勵是什麼,即便尚未公佈,但大家心裡也有數了。佛教戒律規定僧人不可以積蓄私財,都由寺院集體消費。也就是本朝經濟這麼發達,才有一些僧人能經商攢私房錢,在這方面較為寬鬆了。
方丈那裡,肯定會允許他們佔有一部分瓦舍中的收入,例如打賞,這個本來也很難規定死,還不如大方當做給他們的獎勵呢。
雲雁回拿了碗綠豆湯,“那小弟以湯代酒了。”
因雲雁回年紀不大,大家也不叫他吃酒,乾過一杯,便夾起菜吃。鄭蘋的手藝他們都沒嘗過,這下一吃,只覺得極有風味,連稱那酒煨雞的味道更是滿汴梁也沒吃到過——瞬間暴露和尚們平時吃肉的事實了。
這道菜沒什麼湯汁,全都隨著配料的味道一起鎖進了肉裡,一口咬下去,便在口中爆發出豐富的鮮味。
魚羹雖不是用的特別好的魚,畢竟現在魚比較貴,但是烹飪得細緻,也是極為鮮香。
眾僧吃得一嘴油,也停不下筷子。
惠衝說道:“雁師弟,連咱們都有獎勵,你那裡肯定不能少了,我看啊,你不如和方丈要求,把寺裡的油坊盤下來。”
“不錯,油坊進益多,本錢現時若沒有,大家給你湊一湊,少的在長生庫中借便是了。”長生庫指的就是寺裡放貸的錢庫,以雲雁回現在的信譽,還是能借到不少的。
“哎,油坊太引人注目了,雁哥兒和鄭娘子孤兒寡母,難免遭人眼紅。”
大夥兒七嘴八舌地給雲雁回出主意,好到時候向方丈討要些好處。
雲雁回卻擺了擺手,“家裡人少,這些還是算了吧。承蒙各位師兄關心了,瞭然法師和方丈這些年來都十分關心我們一家子,我不去想,方丈也不可能薄待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