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裡所發生的一切一直都是百姓們茶餘飯後喜愛談論的話題,百姓們對那紅牆綠瓦內所發生的一切都很是感興趣。但是一堵牆隔絕了大部分的訊息,但是這次楊軒所做的一切都為百姓們所津津樂道。
楊軒在宴席上揭穿了倭國人所做的事,楊軒又做了一道新的菜品,這道菜品如何好吃。
街頭巷尾一時間全是談論楊軒的。大家對這位廚藝很好的駙馬都改觀了。皇帝親自開了金口,澄清了雀仙樓的一切,大家小巷都貼滿了澄清的告示。
前幾日雀仙樓之事已經查明,雀仙樓在這次的事件裡沒有任何的過錯,和那位不幸死亡的食客一樣,雀仙樓也是受害者。
告示就寫到了這裡,但是街頭巷尾都傳遍了,雀仙樓這次的毒藥事件,是那位被從大殿上拉下去的倭國人乾的。
而那幾位倭國使者因為這大街小巷都傳滿了大殿上所發生的事情,也收到了懲罰,灰溜溜帶著大唐的書信回到了倭國去了。至於這書信上寫了什麼,這些使者至死也是不知道的了。
而皇帝私底下也特地派了官府前去安撫那被毒死了的家人,這才平息了這次的時間。
雀仙樓又一次開張了。重新開張的第一天,就人滿為患。食客們都知道了毒藥和雀仙樓無關,只是有小人嫉妒雀仙樓以及楊軒,這才故意搞的事情。
那些原本就相信楊軒和雀仙樓的食客鬆了口氣,那些原本嫉妒楊軒和雀仙樓的則是一口氣被堵在了胸口,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眼見那楊軒就要倒了,雀仙樓多日不開張,眼見就要少一個強力的競爭對手了。可是這楊軒就是厲害,到了皇宮裡,給皇帝做了菜。
回來不光賺回了好名聲,還把之前的醜事給洗清了,而且這雀仙樓裡竟然還多了一張皇帝的墨寶。
這些眼紅著楊軒的人都紛紛說是皇帝偏袒楊軒,這才找了倭國人做了擋箭牌。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會搭理這樣的話了。雖然有這樣的不和諧聲音,但是雀仙樓的火爆卻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楊軒看著面前的“天下第一神廚”六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聽著雀仙樓內的人聲鼎沸。心下很是欣慰。
“林子,這次是我們運氣好,那倭國人又傻,下次可不能再出這樣的事情來了。”楊軒對著身旁的林子說道。
這種事情,有了一次,後面就會有第二個人,第三個人爭相來效仿。
自己可不能再在這上面栽一次了,上一次是有了皇帝的幫助,而那倭國廚師又傻。下一次的運氣可能就沒這麼好了。所以這樣的事情還是一定要避免有下一次。
“是了,大人。我早早就派了幾個人都盯著呢。萬不能再有上次那樣的事情了。”林子也是機靈著呢。楊軒還沒吩咐,就已經找了兩個眼尖的人在大唐裡盯著。面上是做傳菜小二,而私下卻是盯著所有食客的一舉一動。
今天這堂上的食客比往日多了好幾倍,雀仙樓外的隊伍排的老長。
楊軒這第一神廚的稱號已經被傳遍了長安城。整個長安城的人都想吃那道被皇帝欽點了的“魚”。
楊軒就是因為這道魚才會被皇帝稱為了天下第一神廚。這下好奇的人眾多。
大家聽說楊軒的雀仙樓今日重新開張。而且楊軒早早地就放出了訊息。今日重新開場有新菜。這下大家可都激動萬分。
雀仙樓那幾日沒開張,這些食客們可都饞的很,驟然聽說雀仙樓博了皇帝的御筆,又要重新開張了,而且這次還有新菜。食客們立刻一早就來排隊了。
而這次的新菜也沒讓大家失望,正是一道:一點紅。也就是紅燒鱖魚。這道菜被楊軒列入了雀仙樓的御用菜中。
這道御用菜引來了食客們的爭相試吃。長安城的鱖魚都快要被買空了。可見楊軒這道菜的火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