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現在大唐天下,像金河縣的事情還多不勝數,那便說明,大唐現有的制度還不夠完善。
至於楊軒說的,只要‘是人當政’的話語,卻是沒有注意到。
在前世,就有著傳言,說人類未來將會被機器所掌控,由機器人代替政府機構。
未來就必定沒有貪贓枉法,沒有官員欺上瞞下,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對此,甚至有部分人翹首以待,期盼贊成。
其實這樣的思想,便是大繆,不說機器人沒有本身的自我思想和智慧,只是人編寫的一道程式。
就只凡是出現程式中判定不了的事件,或者突發意外事件時,產生地球文明未知事件,因此產生變化這諸多等等。
都會帶來不可預計的混亂。
即使說萬幸,所有突發事件都沒有發生,但若人人安分守己,也就罷了,還能安泰一生。
但要知,人的天性是什麼
就是在追求自由,追求高人一等的生活,連在人當政的時候,都有著人定勝天之語,何況是機器人?
那個時候話語,不就變成人定勝機器人,再勝天嗎?
這不就把人類自己,反問圍在了一個更小的狹隘圈子裡?到的最後實在受不了,又以武力,把自己建立的機器人政權推翻?
不過盡皆都是些虛妄,消耗人類自身內部力量的惑眾謠言罷了、
楊軒的心中,電光火石般,便想起了前世關於機器人政權的種種,暗中失笑。
聽得李治之問,搖搖頭,沒有說話。
李治有些失望,連掌櫃的這等大才都沒想出更完善的制度,那他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其實楊軒不是不知道,只是不願再說了,前世華夏的政治制度,就是已知最完善的了,把權利有了一定的分開。
即使是在封建王朝中,明朝的制度,也被譽為是最成熟的,最完善的封建制度。
但這些,無一例外的,都是把皇帝,或者說最高領導人的權利,給分薄了。
也是使得所謂的皇權和相權,達到了一個平衡點,既不使得皇權太過強大,避免若皇帝是個昏君,朝堂必定烏煙瘴氣,天下大亂。
也不使得相權以下壓上,有著倒持太阿之嫌,即使明朝中大權獨攬的名相,張居正,出了問題後,皇帝也照樣有著罷黜之法。
說實話,這種制度,從文明傳承上來講,是進步,是不斷完善,但這也要看當前局勢,以及皇帝的想法。
若是政治制度改革,搞得皇帝和大臣每天都窩裡鬥,在大唐這個時期,就不是合適的時機。
起碼也得等到大唐能獨霸亞洲的時候。
而且,分皇帝的權,楊軒他是無所謂,但現在的李世民,肯定是不會答應的。
所以,無論是社會情況,還是文明程度,都沒到皇權削弱,相權再起的時候。
楊軒一行人,不斷向著山東前進。
而金河縣的事情,也逐漸在附近傳開,引得周圍臨縣的百姓,一陣羨慕歡呼。
想著雀仙侯和九皇子怎麼沒從他們那裡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