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叫使者進來。”潘鳳道。
“諾。”侍衛出去了。
鞠義說了一堆,不抵潘鳳一句話,但鞠義仍心有不甘道:“小潘,明知使者來幹嘛,我們為何還要見呢?”
“有些事情,我們不能自己猜,要聽聽使者怎麼說,順便也看看丁盛手下人,能力如何,我們與丁盛素無交際,正好藉助使者稍作了解。”
“哦——,原來如此啊,小潘你考慮事情,確實周全些,哥哥自愧不如。”
鞠義話音方落,使者便走了進來。
潘鳳細瞧此人,一副儒生打扮,身高七尺有餘,小小的眼睛,薄薄的嘴唇,一看便是能說會道之人。
“在下吳明,字子良,見過潘將軍。”
“吳先生不必多禮。”潘鳳說罷,又介紹眾人互識。爾後直接道:“不知吳先生此來何為?”
吳明淡定一笑,道:“潘將軍果然快人快語,在下此番前來,有三件事要辦。”
“先生請講。”
“第一件事,我家主公乃是丁建陽之侄,與呂布有不共戴天之仇,今聞呂布在河內城外,我家主公願助將軍一千兵馬,共滅呂布。”
吳明話音方落,鞠義當即就哼了一鼻子:“哼,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們都跟呂布打了一輪啦,死傷無數,血流成河,你們才想到助兵,你們可真知道什麼是便宜,有本事,你們自己滅呂布,想合作,門兒都沒有!”
吳明不管別人說什麼,他的眼睛,始終望著潘鳳,因為他知道,無論別人怎麼說,最終一錘定音的,仍是潘鳳。
潘鳳對此事沒做表態,只覺得丁盛這一舉,實在高明,一是可以除掉呂布。
二是,可以透過這次合作,免去幷州被攻的風險,一般合作過,就算盟友了,出於道義,大多數人不會向盟友用兵。
潘鳳心裡跟明鏡似的,臉上卻不動聲色,又道:“先生所言第二件事是什麼?”
吳明覺得潘鳳此人實不簡單,不像鞠義那般衝動,沉著冷靜,又不失威嚴,此乃明主之風。
“第二件事,在下要跟將軍講一講幷州,這幷州共九郡九十八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近幾十年來,有不少人任幷州太守,如董卓、張懿、丁建陽等人,無論誰統領幷州,都能獨擋一面,
因為幷州之地,素來都是強敵環伺,西臨羌胡,北臨拓跋鮮卑,以及幽州等地,東臨冀州,南臨河內,自我主領幷州後,與羌胡、鮮卑交好,可以說百姓尚算安定,極少受異族侵擾。”
吳明說罷,鞠義當即撇了撇嘴,道:“哼!你小子少在這裡抖機靈,你說與羌胡鮮卑交好,什麼意思?就是一旦我們跟幷州打起來,你們可以叫外援唄?!有本事你們就叫,大不了連同羌胡、鮮卑一塊兒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