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黑芝麻的酥香,直接將糯米特有的清香氣味襯托到了極致,而這,便是香味撲鼻,粘稠軟嫩,香甜可口的糯米飯糰了。
“不行,我得忍住,這可是顧客的美食呢!”
秦風喉嚨湧動著,連忙將糯米飯糰放到一旁的案板上,儘量不讓自己的眼睛去看成品的糯米飯糰。
有時候,會做菜,尤其是擁有頂尖廚藝,也會有很多的煩惱。
那就是總想忍不住的在顧客之前先嚐上兩口。
能夠頂得住美食的誘惑,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秦風硬撐著把剩下的六個飯糰全都捏好之後,用一塊洗乾淨的紗布罩上,防止有灰塵落入,隔絕了視覺效果同時,也隔絕了不少氣味。
沒有了這要命的誘惑之後,秦風這才鬆了口氣。
“只剩下最後一道美食了。”
秦風的目光落在了大豆之上。
豆漿,是我華夏傳統飲品,歷史悠長,甚至比當代一些國家出現的時間還要早。
認真追溯起來,最早的豆漿還是出自西漢淮南王劉安之手。
據傳,劉安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孝子,其母親患病期間,食慾極差,就連清淡的小米粥也難以下嚥。
因為其母親酷愛豆製品,甚至到了一頓不吃大豆製品,就渾身難受的地步,再加上病痛折磨,實在是令其痛不欲生。
劉安作為大孝子,怎能忍受母親經受如此折磨呢?
但,病患想要早些康復,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還得需要小米粥這一類的食物輔助,怎麼能讓大豆製品變成如小米粥一般的營養湯水呢?
劉安急中生智,心想,小米可以熬成粥,大豆為什麼不可以呢?
經過幾次嘗試,居然還真讓他琢磨出了現磨豆漿的法子,今後,劉安每天用泡好的黃豆磨豆漿給母親喝,劉母的病很快就好了。
這事兒一傳十十傳百,從此,豆漿就漸漸的在民間流傳開來,到現在,都將已然成為了一道名譽大江南北的美食飲品。
正兒八經來說,想要讓豆漿口感味道達到完美,最基礎的步驟就是要將大豆放在水中浸泡三到四個小時,讓大豆泡發膨脹,然後再進行磨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眼下,時間明顯是不夠用的。
不過,這也難不倒秦風。
“既然沒有時間浸泡,那就加熱一下便可。”
反正,泡發也只是為了讓大豆軟化而已。
秦風將洗好的大豆放入紫炎壺中,不過這次他沒有等待五秒,僅僅一秒,便立刻無比快速的從紫炎壺中將大豆掏出來。
騰騰熱氣之中,肉眼可見大豆已經膨脹起來,只要不將大豆蒸熟,讓其中的營養成分沒有隨著高溫流逝,那麼其效果,就跟浸泡是一樣的。
按照廚神食譜中給予的完美比例,成功打出豆漿,最後再用紗布過濾豆渣,將沒有雜質的豆漿放入紫炎壺中進行加熱。
五秒之後,沒有一絲雜質的香噴噴的完美豆漿,便已呈現在秦風眼前。
“讓梁小姐久等了。”
秦風將四樣沒事陳列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