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世玲吃驚問:“你不惱?”
聞青笑了:“惱什麼?準你開裁縫店,就不準別人開裁縫店了?”
“可是,他們明顯是模仿肖姨裁縫店。”
聞朋接話:“就是,和肖姨裁縫店賣的東西一模一樣,鞋子也是大姐你做的樣式。”
聞青笑了笑,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怕什麼?”
“大姐,啥意思?”聞朋睜大眼睛問,感覺大姐上學半個月,水平就提高了。
姚世玲也聽不懂。
聞青說:“意思就是向我學習的人,可能會成功。但是隻知道模仿,而不懂創新的人,一定會失敗。”
姚世玲、聞朋似懂非懂地點頭。
“那你打算怎麼辦?”姚世玲問。
聞青說:“現在還不知道,等明天看了再說,我們先回家。”
姚世玲見聞青臉上是輕鬆的笑,想著自己女兒一張破稿紙都賣了六百塊錢,行事越來越內斂,姚世玲的擔心稍稍減輕,以加上聞青好不容易回家,肖姨裁縫店的事兒,也不急於一時,於是開口問:“聞青,晚上你想吃啥?媽給你做。”
聞青扶著牛車,跟著踏上大土路,說:“媽,晚上我們吃涼麵條吧,我揹包裡有兩包掛麵,沸水煮熟了之後,撈到溫水裡,篦掉溫水,然後再拌上辣椒,炒兩個菜,多放點鹽巴,滴兩滴熟油。”
聞朋聽的口水直流。
姚世玲則皺眉:“涼麵條太浪費面了,一頓涼麵夠咱家吃三四頓湯麵的。”
“媽,麵條我來出嘛,咱們炒點野菜就著吃也行了。”聞青說。
“媽,我也想吃涼麵條。”聞朋表態。
姚世玲拗不過說:“好吧,就吃這一次。”
“好。”聞青、聞朋開心。
話音一落,姚世玲又開始嘮嘮叨叨地說,過日子要會節省,哪能這麼吃,說聞青就是學會了她二叔臭毛病,這樣是不行的。要知道在六零年代的時候,連樹皮都吃不著,萬一再遇到荒年咋辦,沒點存糧,幾張嘴吃啥?
以前聞青不耐煩聽這些,現在覺得異常溫馨,點著頭,笑著,不住地說:“嗯,知道了。”
“媽,你說的對。”
“下次絕對不浪費。”
姚世玲見聞青如此聽話,也就不再囉嗦,轉而細細地問聞青在學校,一日三餐都吃了什麼,學習能不能跟得上等之類。
母子三人進了水灣村,鄰居們一見聞青、姚世玲就熱情地招呼:“聞青下學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聞青放假了?”
“聞青回來了?”
“咱們村最有知識的姑娘了。”
“聞青又長好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