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延市、外邊唐家。
放假了,庾溥就高興了,不是高興到唐家。
唐家老祖宗都明白的,不過這孩子就這樣,他高興咋樣就咋樣。
唐家孩子多著,回來的只是一部分。
有的和唐鑑不熟,輩分就更說不清,比如有的叫唐鑑爺爺,有的唐鑑得叫爺爺。
不是照實力叫,一般是五服內講輩分,出五服的、複雜一些、年齡差不多就叫名字了。
殿內,小孩也沒多緊張,都是自家的,好比對著老祖宗、與對著外人是不一樣。
李宣不姓唐,並沒什麼。
姑老祖宗問:“學校好玩咩?”
不好玩。
哪個孩子會說好玩?於是老祖宗都會心一笑。
姑老祖宗發話:“有想跟著唐鑑玩的咩?”
一群孩子面面相覷,都覺得自己挺熊,好比唐鑑能聽唐振南?
現實是殘酷的,不過有的孩子,父母都不好說,沒唐鑑強。
當然,唐家的孩子,很多沒那麼市儈,就看自己想幹嘛了。家族一般也不強求。
站出來幾個,大的二十多歲了,小的十歲。
柴妜不吭聲,讓唐鑑帶孩子?或許是磨練,或保護。
唐鑑一下面對的多了,讓孩子也感受感受,否則有些東西,總是耳聽為虛。
其實很多東西感受不來的。
唐鑑也簡單,給大的小的分兩撥,一撥、基本就放羊了,一撥、佈置大量的作業。
一群大的小的、就像肩上壓了五百斤,咬牙扛著,這暑假是泡湯了。
一個小的不服氣:“為何不帶我們?”
唐鑑耐心:“還有點事。”
小的、看看庾溥、嫉妒又沒轍,好委屈。
有的嫉妒李宣。
李宣心裡苦,寶寶不說。
庾溥挺好的,會照顧好小夥伴。
老祖宗都樂的。至於唐鑑去作天作地,玩去吧。
老祖宗,就是在家坐鎮,年紀大了,有的愛折騰,有的年輕時折騰夠了、現在就蹲著。
唐家還是挺舒坦的,修道,到這程度也不是靠勇猛精進,而是順其自然。
唐鑑帶著庾溥、李宣就走了。
柴妜騎著羊馬,庾溥和李宣騎馴鹿。除糖葫蘆,還有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