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之事本就是古來有之的,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學到真本事。]
[這道理連個小孩都懂得,為何大人們偏生不明白呢?光是埋頭做學問有什麼用!]
總之這事便算是定下了。
很快就到了週末那天。
這日頭越來越曬,人們連加絨的衣服都脫完了,只穿單衣便出門。
不同於冬日比較單調的羽絨服和棉衣,春日的衣衫明顯就要花裡花哨得多。
元寧出去一趟,外面那些人的衣服就讓大盛朝人的眼快看花了。
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一兩歲的小孩,件件衣服首飾都不同。
大盛朝人的衣服顏色大都暗淡,顏色很少有鮮亮的。
畢竟他們染色的技藝不算高超,很難染出漂亮的顏色。而且他們的階級森嚴,不同的人有著天壤之別的社會地位,能穿亮眼衣服的人也不多。
如今瞧著那些人言笑晏晏的模樣,當真是叫人覺著賞心悅目。
天幕上老百姓們穿著的衣服的樣式也有很多,什麼襯衫、衛衣、連衣裙、褂子……應有盡有,穿起來既顯身材,又襯得人如花似玉。
大盛朝中那些成衣店鋪子、繡娘們看得眼花繚亂,不管有沒有機靈的,這會子也漸漸地記下來了。
便是連宮中的娘娘們都頗為觸動。
只是外頭在打仗,他們皇宮也隨時都有會被攻佔的風險,屆時連性命都不一定能保住,誰又還有心思去注意這什麼衣裳的樣式呢。
嬪妃們個個面上目露愁容,卻還要在皇帝來時打起精神來強顏歡笑,不知道有多苦。
也就只有織造局的織女們尚且還有精力去記下這些了。
現代。
元寧出行時也戴上了漁夫帽,免得正盛的日頭把他的小臉蛋給曬傷了。
他身上倒是背了個小書包,裡面裝了只筆記本和黑色簽字筆,方便隨時記錄見聞。
本來他腰上是斜挎了一隻狗狗樣式的水杯,但裡面裝了幾百毫升的水,有些墜肩,所以就由陪著他的生活助理謝蒙來拿了。
關飛渡他們可以選擇乘坐校車,也可以自己單獨出發去目的地,最後集合的地點是c市有名的農學院。
他們學校之前就申請了參觀大學裡的各種溫室大棚裝置,一隻羊也是趕,兩只也是放,反正學校的那些裝置都是用於教學、科研和實踐,讓這些小學生來學習一下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最好是能讓這群祖國的花朵萌生種田的興趣,將來能投身於他們農學院的懷抱是最好的啦!
總之眾人分批次趕在集合的時間到了大學門口。
一群小蘿蔔頭們在老師的安排下乖乖站在一起,幾乎個個頭頂遮陽帽,嫩生生的,就跟春日裡剛萌發出的筍子似的。
這樣活力天真的模樣吸引了不少大學生的目光,進進出出都有人向他們行注目禮——真不知道這些小孩在大太陽下怎麼也那樣有精力!
保安都喊那些孩子們往門口遮陽的地方站,他們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跑到陰影底下。
宛若喪屍一般,週末連寢室床都懶得下的大學生可跟這些小豆丁完全不一樣!
也不知道他們的精力是被誰吸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