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樣對工作有沒有影響,那李儉可有話說。他可不是為了逃避米立刀才逃出來的,而是要去配合體能檢測,做新資料。
……
“變態啊,真變態啊。”張博學全身披掛,幫李儉錄入體能資料。
“單臂靜態發力突破九千牛頓,再過幾天,你就該單手抬一噸重的東西了。”
李儉從器材間抽身。要為他做各種體能測試,這些裝置都是升級再升級的產物——主要升級體驗,畢竟這點出力還算不上大,怎樣在人體運動的舒適區做測試才是設計裝置的難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起碼在李儉測試單臂出力和腿部出力的時候,他不應該由於自己的龐大力量而被彈飛。
“單手抬一噸重的東西,你倒不如問問,我腳下的地面能不能在任何情況下扛住這麼大的壓強。對了,還有鞋子。”李儉翻了個白眼。
“只要經費夠,你的全身裝備總有人會給你造。再這樣下去,儀器的機械精度又要調整,免得你重心失衡,把自己傷了。”張博學拍了拍身上的板甲。
這玩意如今只能給他點心理安慰,以李儉的力量,要是這房間裡有什麼東西松動了一顆螺絲,那顆螺絲都可能崩穿他身上的板甲。
和初見面相比,李儉現在真是強過頭了。
“我也不是笨蛋。蒙哥應該急壞了。”李儉走到張博學一側,檢視自己的體能資料。
和蒙星霖嘗試擬合的那些曲線相比,如果把自己的體能和靈機三維表徵放入其中的任何一條曲線,都會導致和實際結果的千差萬別。
蒙星霖的量化模型課題遇到的最大滑鐵盧便是李儉的資料。其他人的資料擬合得起碼算是找到了希望,但所有希望碰到李儉的資料,全都寄了。
壓根不符合。
亦或者說,符合了,但符合的不多。
和李儉的靈機三維表徵類似的受試者,他們的體能沒有一個如同李儉這麼離譜。
就像是旅行者在一片平原中行走,卻突兀地看見一根石柱拔地而起。
說好的平原呢?這根石柱是個什麼東西?
蒙星霖只能安慰自己,這應該是某個尚未被發現的關鍵因素,只要找到這個關鍵因素並引入修正,廣義質能守恆定律的數學定義就會更完美。
他也是這麼向米立刀解釋的。
聽完蒙星霖的解釋,米立刀看他的目光多了一些憐憫,並給他撥了更多算力支援。
……
李儉埋頭投身科研的第十八天,元旦到了。
元旦對華夏來說不算什麼大日子,不過也算是公曆意義上的一元復始、永珍更新。
錢安聚居區在接近兩個月的建設後,終於讓有線電話通訊重回每個公民的生活。
部分高密度居住區已然啟用,大量家庭拖家帶口地登記進入。基於有線電話通訊,各個社群終於建立了幾乎“瞬間響應”的從社群中心到各位公民的指揮系統。
為了表示希望,上京聚居區向全域公民釋出了“2020新年寄語”,也算是一點新年活動。
不過李儉可享受不到這個。
他埋頭了十八天,終於被人從生物中心裡拖了出去。
嗯,是部隊給他派活了。
對這個近期體能測試,單臂靜態發力突破一萬牛頓的怪物,部隊摩拳擦掌。
多好的友軍單位啊,拿來戰鬥多合適啊,拿來宣傳也十分可觀。
由於李儉刻意避開了之前所拍宣傳片的所有相關訊息,他尚不知道,這部被命名為“2019年末資訊配合尖兵作戰”的軍事宣傳片,在錢安聚居區乃至整個華夏的聚居區,產生了多麼龐大的影響。
外行人看熱鬧能看得熱血沸騰,內行人看門道也同樣會心動。
強大到可以把自己彈起十米高,下落後無傷的單兵,能在戰術上產生多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