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chapter 56 念書、買房的打……
天還沒大亮宋鹿就醒了。
她洗漱完走出側臥, 經過主臥門口屏息停留了幾秒鐘,裡邊靜悄悄什麼動靜也沒有。看來病人有好好在休息。她不知道自己還在留戀什麼, 賤骨頭,輕拍自己的臉,讓自己清醒點,躡手躡腳下樓梯。
公寓上下兩層都沒有開大燈。這間大房子和它的主人一樣,正在沉睡。樓梯踢腳線上安裝了感應夜燈,一個接一個間錯半米散開。她走到哪裡,哪裡的燈就亮起來, 前面的燈慢慢暗下去。樓梯拐角飄窗簾被風掀開一條縫,清晨的涼爽和明亮都從這條縫裡灌進來。
申港四季的風各有特點。聞到風的味道,就知道夏天真正來了。
宋鹿走到靠近廚房的位置, 聽到廚房裡有細碎的動靜,一豆昏暗的橙光亮著。廚房裡有人?怎麼不開燈?宋鹿快走幾步,看見桃姨側靠在廚臺邊,就著油煙機投出來的暗淡光源正在處理昨天的廚餘垃圾。
桃姨的臉被光照得蠟黃, 手就直接攪在濕垃圾裡,將裡邊的雞骨頭揀出來放進幹垃圾桶。桃姨眼底有種說不出的失落。宋鹿開啟廚房的燈。桃姨“哎喲”了一聲,轉過身來, 怯怯地問:“太太, 我吵醒你了?”
“沒有, 我自己睡不著。”宋鹿認真打量起幹濕兩只垃圾桶,找到一條話題, “我昨天分錯了?雞骨頭是幹垃圾?”
桃姨笑了笑, 輕輕“嗯”一聲,隔了一會兒,又忐忑拖上一句, “不知道這些是真福氣。哪裡像我們,天生是操勞的命。”
宋鹿覺得桃姨怕她,就像怕林也一樣,桃姨和她說話都是提著氣、踮著腳、左思量右思量,不是熱情到送水果到浴室,就是客氣到每一句話都留有餘地,奉承她。
桃姨大概正為昨晚做的菜不合林也胃口而苦惱,生怕失去轉崗漲工資的機會。在桃姨眼裡,宋鹿和林也是一類人。但在宋鹿眼裡,她和桃姨才是一樣的。她們都是進入這個家的陌生人,應該互幫互助。
宋鹿開啟冰箱,拿出一盒鮮奶,邊扭牛奶上的蓋子邊說:“桃姨,我想喝糖水。今天煮一點清熱解火的糖水吧。不要太甜,他牙疼剛好吃的那種。”
桃姨眼睛頓時一亮,開始利索解圍裙,“我現在就去小菜場買材料。茅根甘蔗馬蹄水最涼血解腫。”
“嗯。你有經驗,你決定。”果然,想要一個人恢複精氣神,就要把她放在最擅長的領域讓她忙碌起來。宋鹿拿牛奶的時候就看到桃姨今早買的菜,沒必要為了熬糖水專門往返一次菜場,“現在手機買菜也很方便。我來教你。”
宋鹿一步步教桃姨操作手機上的買菜app。看得出來桃姨很想拒絕,她寧願自己跑一趟菜場和超市,但正因為揣著過分的小心她說不出一個“不”字,直到食材下單付完款,她才解脫般舒了口長氣。
宋鹿在心裡自顧自憐。
你看,被人事事安排也不是很爽。
宋鹿抱著牛奶盒斜歪在沙發上。一盒300的牛奶被她喝了一個多小時。過了八點,她陸續給大學同學發訊息。她大三第一學期就休學,兩年過去,她的同班同學今年7月畢業。她問室友借大三下半學期的課本,準備溫書加預習。又向兩個出國留學的同學打聽留學機構。
她昨晚想到下半夜,已經都想好了。
不管她能不能繼續當運動員,書肯定得念下去。她以前一直以為自己的人生只有射擊這一條路,不拿槍就會死。其實,這樣的情況已經不複存在。是她自己把自己的路走窄了。既然有了林也給的一千萬,她就有能力也有責任為自己規劃一條向上的路。
如果這一年她有幸走上更高的舞臺,她會努力讓自己的人生不留下任何遺憾。如果這是她終止運動員生涯的一年,她就把這一年當成一個真正的gap year,靜下心來,好好念書。保證畢業,爭取留學,續上一段更平實更平淡更平靜的人生,也算是另一種圓滿。
這一路上沒有林也。一年後,他們好聚好散。她會把他當成她人生中的一個大貴人,餘生逢廟上貢,見寺燒香,遙祝他平安。
一盒子冷牛奶下肚的時光,想法七七八八從腦子裡灌出來,她對於自己的人生與心已經有了重新的規整。她收拾好自己的心情,站起來走進廚房,把空牛奶盒在水龍頭裡沖幹淨,甩幹拋進垃圾桶。
今天是星期日,同學們一個個起得晚,過了十點才陸續有人回資訊。室友說她把大三的書都丟了,又說幫她去找別人借,沒一會兒就讓她把地址發過去,說今天就走同城快件把書寄給她。
同學發來語音調侃:“可以啊。你發達了。住這種地段的房子。”
這句話正好脆生生落到從樓上走下來的林也耳朵裡。宋鹿身體往旁邊一滾,趕緊把語音掐斷。林也不動聲色地走進廚房,開啟冰箱,從冷萃壺裡倒出咖啡,手指夾著玻璃杯放到茶幾上,坐到單人沙發上,就在宋鹿左手邊。
桃姨急忙跑出來問林也吃什麼早飯。
林也有氣無力說了聲:“再說。”
他開始咽只有苦味和酸味的咖啡。
看來還是沒胃口吃東西。宋鹿讓桃姨去忙,手機響起來,看號碼是個陌生電話。她接起電話,只“喂”了一聲,對方就滔滔不絕起來。打電話來的是一個房産中介。她早上才在賣房app上註冊,隨便搜尋了幾套價格合適的房子,他們就循著味追來了。
接電話間隙,yoyo開門進來了,手裡拎著桃姨買的熬糖水的食材,“我問了前臺有沒有包裹,竟然有菜。桃姨你買的?”
桃姨雙手抬起來,小跑著去接yoyo手裡的塑膠袋,“哎呀,真方便,多虧了太太。”
宋鹿依然在和中介打電話。
“在什麼路上?”
“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