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茗點點頭:“前些日子來拜訪過太子妃。”
那杜良娣笑道:“這便是了,我也是入宮不足兩個月,只看著妹妹面熟,怕是與太子妃關系甚好吧?”
玉茗淡淡說:“太子妃乃是與我從小一起長大,難免走得近些。”她不知這杜良娣是何意圖,也不敢多說,只她問一句自己便答一句。
又聽她說道:“妹妹既然與太子妃相熟,下次來太子府時,便讓我款待如何?”沒等玉茗回答,她便又說:“妹妹所在韋府,可也是在城中杜曲?那便離我府上不遠,待下次出府,我再專程去府上拜訪吧。”
她這一番話令玉茗不知如何回答,只得應了一聲。韋家教育女子皆是注重禮儀,是以她從未見過如此主動獻殷勤之人,心裡別扭得很,只想著應付了過去。
待宴席散了,杜良娣又主動提出替太子妃送客,韋瑤兒也沒說什麼,只淡淡一笑,那一笑卻浮於臉上,並未能掩飾眼中的冷意。
玉茗跟姐妹們坐在車上,說起方才那杜良娣,一車人皆是覺得奇怪,她也沒提杜良娣要去府中拜訪一事,心想說不定只是句客套話罷了。
可當兩日後,有婢子來報,說太子府杜良娣來訪時,她才知道這人說的是真的,只是…..跟這人卻是沒有什麼交情,為何她會登門。百思不得其解,卻也不能失了禮儀,畢竟那是太子的妾,也是三品內命婦,怠慢不得。
她讓婢子趕忙將人請了來,理了理釵環,又讓人備下瓜果茶湯。不多時,便見杜良娣滿臉堆笑的走進來,一走近便拉著她的手親熱的的喊了聲妹妹。
雖然早已知她這見人便熟絡的性子,玉茗還是心裡一抖,有些招架不住她的熱情,忙讓她在自己對面坐了,這才問道:“不知杜良娣今日怎會有空來府中?”
只見她笑道:“妹妹難不成忘了我說要來拜訪嗎?”她看了眼這園中景緻,贊道:“韋家果然名不虛傳,身為關中大族,連府邸內都如此大氣。”
這句話雖是誇贊,卻險些讓玉茗將一口茶噴出來。她這院落不過簡單收拾,哪裡稱得上大氣二字,況且,這杜良娣住在東宮,比這不知氣派的多少倍,這句話,終是明顯的討好了。
見她不答話,杜良娣也不在意,將隨身婢子拎的一個食盒放在兩人中間,笑道:“初次登門,卻不知妹妹喜歡什麼。這是城中有名酒肆做的團糕,還請妹妹不要嫌棄。”
玉茗淡淡一笑,說道:“杜良娣客氣了。”她讓婢子將那食盒收了,又陪著聊了些閑話,因兩人終是不熟,說了幾句便再無可說,只靜靜地喝茶。
杜良娣見此,也知該告辭了,笑著起身道:“我今日冒然來訪,不過是想邀請妹妹明日去杏園一聚,我那姐姐在那設了宴,若是妹妹不嫌棄,便一起吧?”
玉茗想要推拒,卻又聽她說:“我們本是嶺南遷到長安,在城中無甚親戚,更不要提姐妹了,若是妹妹能賞光,便再好不過了。”
聽她這一說,玉茗倒不好回絕,只得應了下來,杜良娣這才滿意而歸。玉茗待她走了,左思右想,不知為何總覺得哪裡不對,她本想去問問韋瑤兒這事是否妥當,可看著天色已晚來不及了,況且這杜良娣也在太子府,萬一碰見便穿了幫,多有尷尬,於是也就作罷。
不過是赴個宴會,想必也不會出什麼事,她這般想著,慢慢的就安下心來。只想明日去露個面,中途便尋了引子早早退了便是。
只是,她畢竟心思單純,哪知道杜良娣做的是何等打算。卻因這一時疏忽,險些將自己害了。
作者有話要說: 有一個悲催的配角出現了,先不要丟磚頭,這可不是什麼好人.....
順便打個小廣告,求收藏求灌溉求作收,作者不會賣萌打滾,只能奉上歷史小知識。
良娣是太子的妾,人家可是三品的鳳尾,熬出頭來還能當個妃啥的。不過肅宗李亨這幾個有記載的老婆都沒什麼好下場,一個出了家,一個被趕出宮,一個造反被太監殺了,看來李亨比較克老婆。
不過玄宗這些兒子們婚姻運好的沒幾個,後面會寫到幾個啦。順帶他倆妹妹玉真公主、金仙公主年紀輕輕也出家了,野史記載玉真公主跟王維、李白是三角戀關系,查到這個我也是有些汗顏,不愧是李隆基的妹妹......想到高陽公主跟辯機和尚,唐代公主真是自由奔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