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命不好,出生在了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環境。
只因為是女孩,被所有親人輕視,嫌棄。
即便是自己的母親,大多數的時候,都是隻看重吃飽就行了這一點上。
大概是六十年代長起來的那一批人,絕大多數都捱過餓吧。
原主也聽姥姥講過,姥爺當初是老八路,跟著部隊四處扛槍打仗,很難回家一趟。
她獨自拉扯著六個子女,糧票肉票全都攢著,寄給了姥爺。
她一人的工分少,家裡的口糧不夠七口人吃的。
孩子們經常餓的沒力氣,南炕倆、北炕仨的,靠在一起蔫蔫的沒精神。
原主母親是家裡六個孩子中最小的。
不懂事的時候,餓急眼了,還偷過自家領任務換工分的鹹菜吃。
因為空嘴吃鹹菜,被齁到了,一連咳嗽了好幾天。
後來咳出了肺炎,至今氣管都不好。
那個時候,實在太餓了就喝井水。
水井是打通的山泉泉眼,提上來的井水味道很甜。
大人孩子太餓了,都愛喝它。
解渴,也頂飽。
也許就是原主母親從小捱過餓,還因此落下了毛病。
所以在養原主的時候,她其他都不在意,只在吃上管飽,絕不會讓原主捱餓。
但原主生病了,大病。
原主的父母都沒當一回事。
要不是原主的二姨在醫院工作,來過一次見到那孩子的樣子。
原主怕是直到癱瘓了,都不會被帶去醫院看看。
每每原主疼得受不了的時候,哭著說想去醫院看看。
得到的都是父母狠瞪過來的眼神,和一句:“不是給你買撲熱息痛了麼?疼就吃!哪那麼矯情?”
原主只能默默地拿過藥片,舀了缸裡的涼水吃藥。
燒水費電,還會被說一頓。
每每睡覺的時候,原主都會想,自己的命不好,投錯了人家。
而這樣的想法,在原主的父母甚至親戚心裡,也是這麼覺得的。
原主的父母常說自己命不好,生了這麼個賠錢貨。
親戚都會說原主:“命這麼不好,幹嘛投胎過來禍害人?”
尤其是原主考上了重點高中的同時生了大病,就更讓人嫌棄了。
二十一世紀開始,周遭的人群都開始時髦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