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還要爬起來收拾殘局,洗衣做飯,照顧癱瘓的老人。
但原主的母親又從不會跟原主好好說話,大多訓斥居多。
原主常因此把自己捂在被子裡哭。
哭過之後,又會去給母親這樣的行為找藉口。
包括原主的記憶中,也多是:“媽媽很累,一個人負擔著這個家。”
“媽媽的壓力應該很大,所以才會拿我做出氣筒。”
“媽媽從不打我,所以媽媽其實還是愛我的。”
“媽媽其實也是傷心的,所以我要很乖,用功讀書。”
“媽媽看見我考滿分的時候,都會笑得很開心。”
“好幾次,我都看見媽媽在別人面前挺直了腰背,誇我學習用功,又考了雙百回來。”
......
再長大一點,韓雪的日記中,就滿是茫然了。
“爸媽當初為什麼會結婚?”
“為什麼要生下我?”
“為什麼別人家每天都笑語不斷,我家卻是罵聲一片?”
“我也想要那樣的爸爸媽媽。”
......
看著那些記憶片段,夜雲嵐很沉默。
家世是無法選擇的,原主用了自己的方式想要改變,卻是徒勞的。
原主的父母是老思想的六零後。
獨斷專權慣了。
不會允許子女在他們的面前指手畫腳。
在這個家裡,癱瘓在床的老人沒有實權,所以全憑原主的父母做主。
原主不想被拳腳相加,也不想被訓斥,所以不敢忤逆父母。
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想要努力改變這個家。
原主為此努力了十八年,收效甚微。
原主深處的大環境就是重男輕女的。
原主出生時,因為是女孩。
奶奶和叔叔們在產房外得知訊息,扭頭就走了,都沒看過原主一眼。
原主的父親也很不滿意,母親因此受連累,對原主的感情很是複雜。
直到叔叔們娶妻後,接連生下的都是女兒。
那時因為計劃生育,不允許生二胎,原主遭受的白眼和冷臉才少了許多。
但因為是韓家第一個女孩,依舊不受待見就是了。
甚至原主的奶奶還指著原主說過:“你就是個喪門星,因為你,才遭來了這麼多的丫頭片子。”
原主小時候被送到奶奶家跟妹妹玩時,無論她是否有錯,只要妹妹一哭,錯就保管都是她的。
她都會被奶奶打幾下,讓妹妹們覺得出了氣,露出笑臉來,對著她一臉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