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仔細算了一遍,真的不到兩個月,準確的說,是48天,這忍耐力不太夠啊。
小小後來才知道,這其實已經是劉家人忍耐最久的結果了,之前的最長記錄是31天。
而這次多忍了大半個月,和小小給小孩子們送糖果有很大的關系。
因為小小並沒有厚此薄彼,只要小孩子在她面前懂事乖巧,她都給糖的。就是劉家的寶貝疙瘩劉江,雖然才三歲,不能幫小小做什麼,但是很乖,甜甜的叫姨姨,學著大孩子們一樣想要幫她做事。
小小覺得小孩子其實很聰明,你看,劉江一開始是被劉家婆媳教導得直接上人家家裡要吃的,不給就哭鬧打滾,有的人抹不開面子,都能得手,
但是在被小小拒絕以後,他就知道了,哭鬧打滾在小小這裡討不到任何好處,反而是聽話,乖乖的孩子,小小會給好吃的。
這不,孩子就知道這個姨姨不喜歡不聽話的孩子,所以在小小面前,他就變成了乖孩子了。
有時候看著這孩子,小小都覺得完全是被孩子奶奶教壞了。
表面看是能透過孩子佔一些便宜,但是長久的呢?算是毀掉了孩子的一生了吧?
畢竟小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對錯,而一些錯誤的引導和誇獎,會讓小孩子認為那是正確的。
有些孩子在上學後,還能因為老師的教導,有改過的機會,但是有些孩子在家人的引導下,早就改不過來了。
老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小小覺得這話一點兒也沒錯。也只是父母,還有孩子的爺爺奶奶,親人朋友,都很重要。
古有孟母三遷,已經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了。
反正像劉家那樣教孩子,小小是真覺得在作孽。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畢竟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你還能指望他有多大出息?真的能給你養老,讓你老年無憂?
反正小小不信。
聽到又要開全院大會,小小問向來人: “發生什麼事情了?”
她剛下班回來,雖然聽人說了兩嘴,但是還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只知道和劉家人有關。
但是沒想到居然到了要開全院大會的程度。
要知道很多時候,一般有矛盾了,都是管理員調解一下,有事兒道歉賠錢,沒事兒就直接都批評一頓就算是完事兒了,很少有到要開全院大會的程度。
開全院大會,那就是雙方都不接受調解結果,或者是給院子裡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的時候才會開。
馬韜有些生氣,於是把劉家人的騷操作講了一遍。
聽完的小小:……
馬韜見到小小的表情,突然覺得自己好像也沒那麼生氣了,對著小小點點頭,然後道:
“葉姨,我還要去通知其他人,就先走了,你一會兒記得到哦。”
“好,我知道了。”
見小小答應下來,馬韜這才離開。
回到屋裡,去廚房看了一下,小小覺得一會兒要開會,那就隨便弄點兒吃的吧。
這樣的好戲,她不想錯過了。
上次開全院大會,還和她有關系呢,讓她有些不喜歡這大會,不過這次全程看戲,她又有點兒期待了。
簡單了做了一個雞蛋面吃,聽著外面的動靜兒,知道大家都已經拿著凳子佔位置了,小小快速的洗完碗,也拿著板凳,找了個後面一些的位置坐下,等著看戲。
沒多久,小小就見到了這次事件的主人公。
看得出來,雙方的臉色都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