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瀾從小喜歡看電影,夢想有一天自己能出現在大熒幕上。
他在一個三線城市裡出生,爸爸是小學數學老師,媽媽是小學音樂老師。顏瀾剛上小學的時候,媽媽給他報了兩個特長班,一個是學表演的、一個是學拉丁舞的。
本來顏瀾媽媽只是想讓顏瀾玩玩,有個愛好。
但沒想到的是,顏瀾特別喜歡表演。喜歡到顏瀾小升初的時候,他冒著被打的危險,嚴肅地跟父母說,自己以後想做演員、學表演,走藝術生的道路。
可這條路不是那麼好走,又辛苦又耗錢。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壓力很大。顏瀾的媽媽給顏瀾講清楚了利害關系,又和顏瀾說明瞭未來會遇到的困難。
顏瀾聽完之後,還是堅定地想學表演。
顏瀾的媽媽就說,那要做就好好做,你去b市上附中,接受專業老師的教育,總比在咱們這空想要強。這件事受到了顏瀾爸爸的強烈反對,他認為做演員是非常不實際的職業,別說出人頭地,就連養活自己都難。
可顏瀾執意要去。
他來b市之後,媽媽給他找了學校交了學費,給他打錢供他生活。那時候顏瀾的爸爸還心想他鬧兩天估計就回去了。
但顏瀾是認真的,在b市一待就待了七年。
在附中裡他就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他的同學大多數都是本地小公子,再就是外地土豪,條件和顏瀾差不多的孩子真的不多。從十一歲開始,獨在異鄉的顏瀾需要一邊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一邊努力學習去追夢。他不是愛慕虛榮的人,賺錢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但透過對這一行的接觸,他也越來越明白出現在大熒幕是個非常不容易實現的夢想,去演自己喜歡的作品更是個難以實現的夢想。
但只要有一點點的可能,他還是願意為自己的夢想繼續熬著。
等顏瀾到了高中,顏瀾爸爸不讓他媽媽給他打錢了,他希望顏瀾日子過得苦一點,知道自己這條路沒法走,趕緊回家好好念書考個好大學。
因為錢不夠花,從剛上高中開始,顏瀾除了上學,假期還要跑龍套賺點生活費。他沒什麼精彩履歷、又沒什麼資本支援,和萬千懷揣著演員夢的少年一樣的平凡,只能在劇組做個群演打打醬油,然後繼續支付高昂的學費學表演。
偶爾媽媽會偷偷給他打錢,他都不好意思要。
直到他十六歲那年,他在片場跑龍套的時候被黃舒良娛樂公司的星探發掘。
星探遞來一張名片,花言巧語地騙他:我們公司現在推一個組合,又能演戲又能唱歌,你想演戲可以啊,公司有這方面的資源。你看看現在像你這麼大的小年輕,只演戲的有幾個紅的?先跟著組合一起刷刷臉,增加觀眾好感度,以後演戲也有人氣積累了是不是?而且,只要你進我們公司,就保證你能出道。我們簽合約的,這點你可以放心啊。
顏瀾當時太年輕,天真的以為這是個好機會,又想證明給爸爸看自己可以的,就這麼稀裡糊塗地答應了。
如星探所說,他很快就出道了,不過這個道跟沒出差不多。
小公司在成員資源分配方面,毫無公平性。
顏瀾所在的組合叫b16,組合如名字所示,boy16,是十六個男孩子組成的組合,在他們出道那年,大家全都十六歲,站在舞臺上浩浩湯湯一大群人,公司美其名曰養成系組合。這組合的大部分人都想唱歌跳舞做偶像,只有顏瀾和一直站在c位的核心成員程非非的定位是演員,公司的資源主要是還是唱歌跳舞的資源,並不是像星探說的“百花齊放、均衡發展,想演戲就演戲”。
在顏瀾察覺到自己可能被坑了的時候,他已經簽了為期兩年的合約了。
程非非據說是個富二代,背景雄厚,組合所有還算優質劇本資源都給了他。更加可怕的是這個組合的家庭條件好的不止程非非一個,大約有五個。公司的主捧就是這五個人,其他的十一個孩子就是給這幾個人做陪襯的。
像顏瀾這種北漂來上學的尤其悽慘,永遠站在組合最後一排,鮮少有靠前的位置站。不僅表演的時候幾乎沒有鏡頭,更加諷刺的是,顏瀾本來是被公司選來做門面的,但最後連v裡就出現了兩秒鐘。
原因是拍v的導演想睡他,被他拒絕了。
公司說是因為人太多了,拍不過來,大家體諒一下。顏瀾對此心知肚明。
他們這組合很糊,糊到他平日裡都能安心學習,沒什麼通告要跑。b16的歌不好聽、編舞也不好看,基本上沒粉絲,更不可能給公司帶來多少利益,唯獨紅了演偶像劇的程非非一個人。馬上大家的兩年合約就都到期了,到時候絕對是程非非單飛,組合解散,大家該幹嘛幹嘛。
這樣也好,顏瀾想。
他今年高考,藝考的時候還帶著公司合約,考的時候才發現好一點的學校都不喜歡招已經有經紀公司的考生。要不是因為他在開學前合約到期,他差點就被刷了。好在最終結果不錯,藝考老師的目光是雪亮的,顏瀾以專業第三的成績考上了b市最好的演藝類大學。
顏瀾心想自己如果大學畢業了,估計資源也能稍微好點,說不定還會有大公司來簽他。總歸不會繼續演男配八號,好歹也能演個男四號吧?
未來還是很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