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
下課鈴響,三人來到教室外的空地上,對面高中教學樓下的小賣部,生意火爆,人來人往,除了傳統的烤香腸、紅薯、茶葉蛋,還推出泡麵服務,今年新出的康大師桶裝紅燒牛肉麵,一桶4元,桶裡配有塑膠叉子,小賣部提供熱水,幫忙泡開,方便快捷,因此供不應求,已經有七八個學生排隊等著泡快速麵。
很快第二節課鈴響,學生們結束“放風”時間,回到教室。第二節是數學課,進來的是一位留著齊耳短發,頭發略有些發白的老教師,姓胡。胡老師沒多說什麼廢話,簡短的介紹之後,便開始上課。初中的數學分為代數和平面幾何,這一學年的數學課都是上代數課,胡老師很快的開始介紹起概念,深入淺出,有條不紊。一節課很快過去,結束前胡老師認命董浩翔,也就是原來許天真小學所在班級的數學學霸,為數學科代表。現在的班級除了許天真三人外,原來的同班同學就只有董浩翔,班長趙磊在隔壁6班繼續自己的班長生涯,陳微微則在1班,職務也晉升到副班長。
胡老師佈置完寫在科作業紙上明天要上交的題目和練習冊後,離開教室。廣播裡響起熟悉的《運動員進行曲》,初一年段的同學還未學習新的廣播體操,因此暫時不用出操。第二節課間是大課間,大家便四散開去,有到小賣部覓食的,也有上衛生間的。
許天真三人手挽著手來到衛生間,還好剛上第一天的課,衛生間昨天應該剛剛沖洗過,雖然十分破舊,有些地方甚至長出了青苔,但總體上還是幹淨的。三人飛快地上完廁所,走了出來。
“怎麼這邊的廁所還是一整條相連的蹲坑啊,萬一堵了不整排的廁所都用不了了嗎?”程紫菱吐槽起來。
“先用著吧,還能怎麼辦,這裡可沒有姑婆帶我們去用教師廁所了。”許天真的安慰也顯得很無力。
“呃,實在不行咱們上高中部去上,總沒規定高中部的廁所初中的不能用吧。”聽完周語涵的提議,三人的眼睛不約而同地亮了亮,愉快地透過這個決定。
第三節生物課是位年輕的男老師,姓陳,上課時還略有些靦腆,不過聽得出來備課還是很紮實的,整節課上下來大家的反應都還不錯。不過生物在初中算是副科,雖然也有配練習,老師有佈置但是卻不收上去批改,所以就沒有指派科代表。
早上最後亮相的就是英語老師,先用一段流利的bbc播音腔介紹自己,讓大家稱呼她為iss周,接著讓大家開始用英文自我介紹。當然,遇到沒學過英語的同學她也給出最簡單的句式,就是“大家好,我叫xxx。”不過大家的英語水平其實都半斤八兩,就是許天真自己上輩子學的也幾乎是啞巴英語,能聽能寫,但是表達不太行,所以這輩子也打算好好糾正下自己的英文口音。雖然暑假也有特地對著磁帶在練習,不過口語也並非一日之功,剛才聽到周老師流利的廣播腔,許天真便眼前一亮,覺得自己這輩子的口語應該是能有所進步。
一開始上課,許天真就感到驚喜。周老師除了按課本,從字母和簡單的對話開始教起,居然還重點講音標,以及拼讀規則!要知道這個時期的英語課本,並沒有把英語音標列入教程,所以很多英語老師並不會詳細講音標。不過聽周老師流利、標準的發音就可以知道,她應該會很重視學生的英語口語。
上午放學的鈴聲終於響起,周老師一宣佈下課,同學們便快速地收拾好書包,併入放學的人流中。雖然課間有補充零食,但是仍就饑腸轆轆,就連許天真都一改小學下課時慢吞吞的作風,實在是餓得受不了啊。
中午回到老家已經過12點,果然剛到家門口陣陣飯香便撲鼻而來。許天真放下書包洗完手,外婆已經把飯菜都端出來擺好,她坐下就能馬上吃。許天真也很珍惜最後的在外婆家吃飯的時光,因為明年老家這邊大機率就要拆遷了。
吃完午飯,洗了把臉,換上睡衣,已經將近1點,許天真完成早上英語的留堂作業,字母的抄寫之後,差不多1點15分。許天真趕緊躺到竹床上午休,差不多1個小時後,鬧鐘響起,她迷糊著起身,再次用井水洗了把臉才清醒過來,隨後塗上防曬,吃過外婆準備好的水果,迅速換完衣服,只來得及和外公外婆告個別,便踩上腳踏車往學校駛去。
駛到榕樹下時,程紫菱已經等在樹蔭底下,見許天真到來,兩人便一起往學校去。下午3點前的太陽還很曬,兩人也顧不上講話,循著路邊的一些陰影走。大概2點55分到達學校停車場,兩人已經大汗淋漓,停好車,快步走向班級。
好在停車場離班級也就十幾米的直線距離,兩人不到1分鐘便來到班級裡,剛擺好課本,喝了幾口水,汗水都來不及擦,上課的鐘聲便響起。看來今天出門得還是晚了點,明天大概得再早個5分鐘,許天真暗自想著。
下午第一節是政治課,走進教室的是一位面相顯得有些嚴肅的中年男老師,自我介紹姓嚴。嚴老師先是點了一名叫許玲玲的女生作為科代表,接著便開始上課。
頭頂的風扇正“吱呀吱呀”地轉動著,估計是線路有些老化,動力不足,許天真感覺透著股無力感,根本無法給全班師生輸送足夠的涼風,整間教室悶得很。因此一下課,同學們紛紛走到外面,或在樓層穿堂處享受著陣陣的穿堂風,或是到樹蔭下坐在石椅石登上納涼。
“天哪,每天上下課騎車好累啊,感覺腳都踩細了,放學來碗四果湯吧,你們覺得怎麼樣?”程紫菱一邊用小扇子時不時的扇著風,一邊建議。
哪裡有學生,哪裡就有吃的,一中後門聚集滿z市各色小吃,之前由於太遠,三人便很少逛到這裡。現在,自然是要將整條街的小吃先探個底了。
“可以。”程紫菱的建議得到一致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