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看到結局不影響她的角色。
她所穿成的是原文中知期的反派角色之一,男主角謝錚的養母秦氏。
在原文當中,她因為丈夫不喜,養子的不親近而心生怨懟,後來在外人和下人的挑唆下,做了一系列針對男主謝錚的事情。
在兩人成婚的第三年後,忍無可忍的謝晏跟她提出了和離。
當時發生車禍的一瞬間,秦知宜突然明白了那個詞語“靈魂出竅”的感覺。
她原本以為自己會就此告別人世間,沒想到會突然穿越到這個世界。
她穿越過來被救醒後,也擁有了原身的全部記憶。
原身的父親只是八品小吏,祖父曾經官至四品,在朝中也有些地位,但卻早早亡故。
謝晏根正苗紅,父親是曾是宮中皇子的先生,自己又是五皇子的伴讀,自幼在宮中長大,深得天子信賴,按理說是不會娶這樣一個八品小吏之女。
但凡事總有意外。
書中也交待得清楚。
皇帝膝下的永嘉公主一直很喜歡謝晏,有想要招他為駙馬的想法,但因為她和三皇子都是德妃所生,三皇子又和五皇子向來不對付,五皇子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而謝晏自己也有顧慮,因為大皇子在奪嫡一事中早已出局,身為太子的二皇子又在多年前被廢,三皇子母家勢大,覺得自己已將太子之位揣進了懷中,行事日漸高調囂張,早晚出事,所以謝晏不願和三皇子的胞妹扯上任何關系。
但公主和德妃那邊擺明瞭看中了他,京城的世家閨秀再是看好於他,謝晏也不敢隨意求娶,這麼做擺明瞭就是表示,這家姑娘在謝家看來比公主還好,我寧願娶了她也不願娶永嘉公主,是明晃晃打臉的行徑。
謝晏這麼一拖就把年紀拖過了二十四歲,而事件爆發點就在就在幾個月前的貴妃生辰宴上,永嘉公主藉著酒勁要求父皇給自己和謝晏賜婚,五皇子則竭力反對,最後兄妹兩個在席間為了謝晏的婚事吵起來了。
幸而貴妃一向勤儉不喜奢華排場,這次的生日也只是在自己的宮中設了一個私宴,過來參加的人也都是親近之人,沒丟人丟到外頭去。
皇帝最後出來和稀泥,將兩人各打五十大板,先是批評了永嘉這幾年的行事張揚,又罵了五皇子為人不見長進,而後將謝晏叫了進來。
皇帝對子女還算有慈父之心,對謝晏這個臣子卻沒那麼客氣,就差指著鼻子罵他禍水了,讓他趕緊回去想法子娶門親事。
謝晏回到青州跟祖母商議,謝老夫人很快就給他出了個主意。
大概十幾年前,祖父曾在誠郡王家宴上,遇到了一個幼年時關系極好的同窗,兩人多年未見,一見面差點“執手相看淚眼”,幾杯之後又一時上了口,口頭給兩家孩子定了娃娃親。
當時在宴會上的人不少,滿屋子都是朝中大員,說起來也都算是人證,況且這位郡王還是永嘉公主的長輩,說出來的話也能令公主信服。
如此一來,謝晏就是遵循家中祖父遺願娶了秦知宜,誰都說不出什麼來。
所以謝晏在和祖母商議之後,才會定下了娶知宜過門。這日放學後,李維以“討論功課”為由跟著謝崢來了謝家,剛進房間就從書袋中拿出一個紅木盒子,裡面是他剛剛找了專人定做的泥塑擺件,有一輛馬車和三個娃娃。
李維一臉得意的對謝崢道:“那日你父親母親都去書院接你放學,我看著極是養眼,便找人照樣子定做了一套大阿福娃娃。你父親遠在京城,你到時把娃娃送給他帶著回去,也能讓他時時掛念著你。”
在李維看來,謝晏夫妻兩人一同去接謝崢放學,是難得的溫情時刻。
他也是替謝崢心裡著急,就怕謝晏以後娶妻納妾,生了別的孩子,對這個養子就不放在心上了,所以才有了這樣的想法。
謝崢皺眉:“會不會有些奇怪?”
怎麼聽起來像是小女子爭寵的手段?
“哪裡奇怪了?”李維堅持道,“你看秦闞大哥的繼母,生子之後折騰成什麼樣子,防患於未然懂不懂?我不管,這是我花了功夫找人趕工製成的,一定要給你父親帶上,聽到了沒?”
周嬤嬤這會兒進來,剛巧聽到最後一句,便對著謝崢提醒道:“箱籠和行李都收好了,你父親今兒就走,要帶什麼這就給我,過會兒就該忘了。“
李維眼疾手快地將盒子遞過去:“這是少淮要帶給謝大人的。”
周嬤嬤看了一眼裡面的娃娃,笑道:“看著倒是神似,哥兒有心了。”
然後便歸攏到了謝晏的行李裡。
五皇子那邊事成之後,謝晏就跟著車隊離開。
他這次來得突然,走得也迅速,知宜也是在他離開後才聽到了訊息,默默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