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和三嬸娘年紀都不大,年華正好,容色般配。
謝家的人都生得瘦高挺拔,深眉眼、高鼻樑,任誰看也是容貌出色的長相。
秦知宜愛美,見著美人就心情愉快。
三嬸娘容色端莊文雅,看著安安靜靜的,也讓人很有好感。
她走近,行禮後喚一聲“三嬸娘”。
但是卻沒立即聽到三夫人趙氏開口,還是頓了一會兒,才聽到一句不鹹不淡的“起來吧”。
周圍的人皆是一愣,侯爺夫婦冷了臉色,就連老夫人都蹙起了眉。
知道老三媳婦愛多心,上不了臺面,卻沒想到,她連小輩也要計較。
本來就不喜歡這個兒媳的老夫人,對她更有微辭。
眾人看向秦知宜,觀察她的反應。
就連謝晏,也眼風輕掃,注意她的心情。
秦知宜遲遲沒等到趙氏遞上見面禮,也不窘迫,扭頭問謝晏,三房這些弟弟妹妹都叫什麼。
待她認了人,要拿出自己的禮物時,趙氏給她的一對寶石金釵才遞出來。
秦知宜並不為難,把手裡已經接過的木盒遞給晚桃,空了手去接趙氏給的,道過謝後,繼續給小輩送禮。
雖然這一番舉動並不好看,秦知宜知道,但她可看得開了。
再不好看,又不是她的言行出醜,何必放在心上?
她不知道趙氏為什麼遲遲不把禮物給她,或許是覺得她給自己準備的東西拿不出手吧。
秦知宜歡歡喜喜和弟弟妹妹們說話的表現,把趙氏襯得更上不了臺面。
趙氏遲遲沒動靜,就是在為難秦知宜這個新婦,想讓她失態。
一個新過門的年輕女子,又在這麼一大家子面前,這麼多雙眼睛盯著。
不僅臉面薄,還容易緊張。
她這個長輩什麼也不說,凡是膽子小的,心裡立刻就會打鼓似的沒底氣。
人一著急,就容易失態,說錯話、做錯事。
趙氏的算盤打得簡單又有效。
她什麼都不做,就能為難新婦。
可沒想到秦知宜扭頭就和謝晏說話去了,又與她的兒女有說有笑。
並且還對她的見面禮毫不在意,不聞不問假裝沒有似的,伸手就要給小輩遞東西。
趙氏一顆心都懸了起來。
要是等秦知宜給小輩送了禮,她這個嬸孃的東西再送就不合適了。
東西送不出去,好像她沒有準備見面禮一樣。
那她們三房丟人就丟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