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聯名上書
蘇玉站在原地,見楊太傅一行人先行離開大殿,轉身就走到二皇子和首輔大人宇文華面前。
“二殿下,首輔大人。”她拱手行禮,憂心忡忡地開口,“看樣子,大臣們對陛下的旨意,十分不滿,下官不明白,首輔大人既有意為二殿下爭取,為何剛剛不反駁那些大臣?”
宇文華撫了撫自己的短須,斂去眸中情緒:“在早朝上如此大張旗鼓地議論,陛下反而會心生不滿,他們越是在陛下面前進言,陛下就越不聽他們的讒言,到時候我們再趁機上書力挺,陛下才會更加堅定地選擇二皇子。”
蘇玉恍然大悟,諂笑道:“原來如此,幸好剛剛下官見大人您沒說話,就沒敢直接站出來為殿下辯駁,不然可就攪亂大人您的謀劃了。”
二皇子卻沒有蘇玉那般明事理,當即對宇文華垮了臉:“外祖不是說今日早朝上會有大臣為我說話嗎?臨時改了主意也不提前知會一聲,害我在群臣面前被那些老頑固罵得狗血噴頭!”
宇文華恨鐵不成鋼地看著二皇子,低吼一聲:“他們罵他們的,你又沒什麼損失,怕什麼?行了,趕緊去準備北伐事宜吧,其他的,不用你操心。”
二皇子忿忿不平地拂袖而去,宇文華看著他那副樣子,無奈地嘆息一聲,實在想不通:自己勤勉精進一生,女兒舒貴妃從小嫻靜端莊、聰慧好學,怎麼就生了二皇子這樣一個暴戾驕躁、頭腦簡單的庸人呢?
當然,這個想法只能存在於他的腦子裡,不能在任何人面前說出來,否則就是對陛下和皇室的大不敬。
他沒那麼傻,只能把對二皇子的失望都深藏於心底,而後繼續殫精竭慮地為他謀劃。
不管二皇子再怎麼無能,到底還是自己的親外孫,自己哪有不支援他去支援別人的道理?
蘇玉沒有錯過宇文華臉上瞬間閃過的微妙神色,心裡暗笑著宇文華不得不把魚目當珍珠,嘴上卻說著好聽的話:“首輔大人,下官沒想到,二皇子竟然能向陛下主動請旨前去北境收複失地,當真是人中龍鳳,未來必定能擔得起大任!”
“他?”宇文華有些懷疑,但不好在蘇玉面前發作,“行了,一會兒你見機行事,若是有大臣聯名上書讓陛下收回旨意,你就與其他幾位大人去勤政殿好好向陛下進言,力挺二皇子率兵出戰。”
“是,下官明白,首輔大人請放心。”
“嗯......此事本輔不便親自參與,萬事就靠你們了。”
說完,他深深地看了蘇玉一眼,往殿外走去。
其實,他對蘇玉還是沒有放下戒備之心,蘇玉這人,在他看來,就是一個變化無常,見風使舵的小人,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把陛下哄得團團轉,什麼事都聽他的,不過幸好蘇玉有意與自己為伍,沒有站在大皇子那邊,不然,可真是一個大麻煩。
蘇玉哪裡會不知道宇文華的想法,不過她本來就不打算倚靠宇文華的庇護,他對自己什麼想法不重要,只要現在他還能將事情交給她辦,在外人眼中他們是站在一邊的,就行了。
她斂眸回身,不顧身邊大皇子陣營的那些幾個大臣的目光,徑直跟在宇文華身後離開。
等她回到政和館處理公務時,政和館的幾位大人已經就二皇子能否帶兵打仗一事吵了起來,雙方面紅耳赤,誰也不讓誰。
其中有兩個正是前段時間提拔上來的寒門士子。
蘇玉走到他們兩個面前,沉著臉剜了他們一眼,一言不發地走過去。
兩人識趣地閉上嘴,假裝不耐煩地揮揮手:“行了行了,我們不和你們爭辯,萬事自有陛下決斷!”然後快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埋頭處理公務。
那幾個人見他們不再理會自己,還以為他們詞窮,爭辯不過自己,反而洋洋得意起來,當即召集所有持反對意見的大臣,商討辦法改變陛下的想法。
早已經回到藝文館的楊太傅,不想再參與這些破事,反正有言官會向陛下諫言,自己過多摻和,反而引起陛下懷疑,不如幹脆什麼都不管,只要將幾位皇子公主的課講好就是。
他放棄繼續向陛下進言,不管二皇子怎麼樣,有蕭寒跟著總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他不相信二皇子,但對蕭寒還是有幾分信任的。
他哪裡知道,兵部幾位大人聯合二十多位朝中官員,正在政和館裡密議,準備聯名上書,請陛下收回旨意,另選他人出征北伐。
其中有好幾個大臣,都是大皇子這邊的人。
這份奏疏洋洋灑灑,詳述了二皇子掛帥的諸多弊端:從軍事指揮能力的欠缺,到可能引發的軍心不穩,再到戰敗後對國家的沉重打擊。他們言辭懇切,情真意切,希望老皇帝能重新審視此次任命,以江山社稷為重。
聯名上書呈到禦書房後,老皇帝看著這密密麻麻的官員簽名,眉頭緊鎖,心中煩悶不已。他知道群臣是出於公心,可自己的打算也有深意。二皇子若能借此戰建功,朝堂勢力便能重新制衡,這對他穩固皇權至關重要。
這些老臣,表面上大義凜然,實際上是什麼心思,只有他們自己清楚,他們越是不讓,他就偏要如此!
他在心裡默默將這些名字記下來,然後將那張寫滿名字的紙揉成一團扔在一邊,一臉煩悶。
易安見皇帝動怒,悄無聲息地將那張紙撿起來,然後小聲地勸慰著:“陛下,大臣們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您別氣惱,要注意龍體啊!”
“哼,他們說得好聽,靖南王死了這麼久,沒見他們哪個主動站出來請旨出征討伐?現在二皇子一站出來,他們就在那裡這個不行,那個不同意,到底是何居心,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清楚!”
“陛下,他們就是認為二皇子年紀還小,沒有打戰的經驗,依小的看,打戰和做其他事沒什麼兩樣,一回生二回熟,您多讓殿下歷練歷練,以後他們就挑不出殿下的錯了。”
“陛下您也不用著急,等二殿下這次帶領大軍征討,得勝歸來,那些大臣自然就閉上嘴巴了。”
易安笑著安撫道,三言兩語就將老皇帝的心情平複下來。
老皇帝半睜著眼倚靠在椅背上,感覺渾身的力氣好像都被抽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