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眼將他從頭打量到腳,感覺有種自己養大的小孩長大了的感覺,可明明他比她大五歲。。。
最後,她的目光停留在他的眼睛上,慢慢開口:“你的忠心,我從未懷疑過。但眼下局勢複雜,我們每一步都必須謹慎行事,絕不能有絲毫差錯。”
易安點頭,沉聲道:“公子放心,屬下明白,公子籌謀十年,不急於一時。”
蘇玉收回手,轉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陰沉的天空,眉頭微皺:
“北境的局勢比我們預想的恐怕還要嚴峻。瓦剌大軍南下只是時間問題,我們必須提前佈局,確保萬無一失,畢竟,瓦剌軍與大昭交手幾次,均被靖南王擊退,他的實力不容小覷。”
“至於老皇帝那邊,他早就對靖南王有所猜忌,靖南王遇險,即便他要派人去支援,也會等到他熬不住的時候。”
“親手殺死一個對大昭有益的良將,會被人詬病,背上‘卸磨殺驢’的罵名,但若是讓他戰死沙場,再好好安撫一下家眷,世人就會認為他是一位仁愛的明君。”
易安聽言,啞然失笑:“公子倒是懂得為明君之要。那。。。是否需要屬下先派人去北境,暗中監視靖南王的動向?”
蘇玉沉吟片刻,搖了搖頭:“不必。靖南王為人謹慎,若是發現有人監視,反而會打草驚蛇。我們只需在糧草上做文章,讓他自顧不暇即可。”
她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冷意:“至於朝中的那些大臣,他們既然忙著站隊,那就讓他們繼續內鬥吧。我們只需靜觀其變,等待時機。”
易安點頭,隨即又問道:“公子,大皇子和二皇子那邊,是否需要屬下多加留意?”
蘇玉冷笑一聲:“大皇子野心勃勃,二皇子陰險狡詐,他們二人鬥得越兇,對我們越有利。你只需暗中推波助瀾,讓他們鬥得更狠些便是。”
易安眼中閃過一絲瞭然,低聲道:“屬下明白。”
他頓了頓,繼續說下去:“老皇帝對讓公子巡視三十二省的事,有些猶豫。”
“猶豫是正常的,畢竟我不過入朝半年,如此重任他定不放心,不過,眼下他還有別的選擇嗎?”
蘇玉勾起嘴角,胸有成竹。
早在工部尚書錢武被查之後,易安就將京中與他有來往的大臣名單全部整理出來,謄抄一份上交給老皇帝,首輔宇文華的名字赫然在列。
而老皇帝之所以只處置錢武一人,無非是因為這份名單牽連甚廣,若是此時連根拔起,朝野上下必將動蕩,還不如先拿他開刀,殺雞儆猴。
也許,朝中那些大臣的情況,老皇帝早就有所察覺,只是那些大臣結黨營私,抗瀣一氣,上欺下瞞,就算他有所察覺,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特別是現在年紀大了,他對誰都不放心,總覺得別人會害他,會搶走他的皇位,就連太傅這樣的純臣,都無法得到他的信任。
他只想培養自己的能信得過的人,而且培養的這個人,必須是與那些老臣少有往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