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災恰好便在兩人面聖時發生,此事未免太巧,雖說兩人最終都撿回了一條命,但是,乾清宮都被震塌了,其中生死又有誰說得準?
總不會是有人想要趁此機會,將他和曹野一同除掉?
以曹嵩當時境況本就活不了多久,聶言不過是加快了這個進度,而選擇製造那場天火的人,難不成也是這樣想的?
只要曹野死了,曹嵩也必死無疑,換言之,要是那場天火實施得當,說不好可以同時要了曹家父子和聶言的性命。
世上又有什麼人,會如此憎恨他們三人?
對於這個問題,聶言心中早有一個名字。
先帝還在時,聶言曾助曹嵩扳倒當時的右都禦使龐熙,致其一家被流放北境。
朝堂之上本就滿布明槍暗箭,聶言從入仕之初便知,此行是龍潭虎穴,許多時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龐熙並不是聶言助曹嵩扳倒的唯一一人,卻是為數不多被“留下活口”的輸家。
畢竟,彼時曹野雖然已經年滿五歲,但身子骨卻遠比尋常孩子要孱弱,大病小病不斷,朝野中更是不乏有人私下裡說,那是曹嵩及其祖輩造孽太多,這才導致曹野受了連累,生來就是短命鬼。
曹嵩此人雖是狠辣,但無奈卻有兒子這個罩門,一時心慈手軟,竟是隻讓龐熙獲了流刑。
當時聶言便知此事恐成禍患,本想要斬草除根,奈何龐熙因出身武將,與阮家交好,經由鎮國將軍阮天青暗中打點,龐夫人雖是因為難産死在了半路,但龐熙和龐夫人誕下的幼子卻都活了下來。
而在當時,阮天青本就是遼州總兵,阮家常年駐軍北境,待到龐家人到了北境就更沒有了聶言插手的餘地,此事也只得不了了之。
之後,以聶言的性子自是放心不下,他幾次派人打聽,只聽聞龐家人大多死在了去北境的路上,雖然龐熙和他的兒子都活了下來,但是,卻也沒有活太久。
龐熙幼子六歲時,被來北境擄掠的韃兵擄走,龐熙也因為此事傷心過度而死在了北境,之後家中人丁凋零,龐氏一族便算徹底滅門了。
只是……龐熙的兒子,真的死了嗎?
隨著天火舊案被重新翻出,這個疑問久久盤桓在聶言心頭不散,並且,使他越發疑心。
算起來,要是龐熙的兒子還活著,七年前應當還不足弱冠,只是個孩子,又如何能幹出這一番石破天驚的大事?
聶言對此怎麼也想不通,但是,卻也不得不查。
眼下這封密信裡,裝著的便是他派人去北境調查此事的結果。
定了定神,聶言細細去看那密信,其中言,龐熙幼子名為龐幽,因為是在流刑途中出生,先天不足,所以生來便很瘦弱,但是,從小卻伶俐聰明,在他被韃兵擄走前,甚至已經和父親學會了讀書念字。
北境有傳言,稱被蠻夷擄走的孩子都被當成兩腳羊吃了,而龐幽的結局多半也是如此,只是,聶言派去北境的人幾經打聽,卻是意外得知了一件頗為耐人尋味的小事。
在龐幽被人擄走後,龐熙夜夜痛哭不止,三千裡的流刑早已摧折了這位昔年武將的身體,以至於他在失去兒子之後迅速衰老,加之無人照顧,眼看就要不行了。
結果,就在這時,那不久前才來過的韃兵竟又去而複返,可想而之,龐熙因喪子之痛早已恨他們入骨,當即竟也顧不上身體孱弱,一頭便紮進了風雪裡,誓要和那些韃子拼個你死我活,為他那屍骨未寒的兒子報仇。
那一日,所有人都以為龐熙這一回只怕是回不來了,不是要被凍死,就是要死在那些蠻夷的刀下。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不久後,隨著那些蠻夷騎馬離去,龐熙竟也一腳深一腳淺地走出了雪地。
他渾身被凍僵,但就彷彿失了魂一般,就這樣一言不發地回到了破屋,怔怔地坐在床上。
有人問他發生了什麼,但龐熙卻始終一字不答,而當天夜裡,他便因為受寒而病倒,之後不足三日便亡故了。
有人曾經見過臨終前的龐熙,說他死前好像忽然想通了一般,不再滿嘴念著兒子,甚至不再咒罵那些關外的蠻夷,死狀頗為安詳。
隨即,又有人想起那日蠻夷來犯,不知為何什麼都沒有帶走,沒有搶糧,沒有搶馬,女人和孩子也都無一失蹤。
一時間他們不禁懷疑,那一日在重重大雪裡現身的,真的是人嗎?
還是說,那是死去的龐幽因太過思念父親而造出的幻象,他是如何走的,便又如何回來,最終,因為見到了兒子,龐熙也得以瞑目。
轉眼間,龐熙也已經故去了多年,而這段流言,也成為了龐家幼子留在北境的最後一筆。
“龐幽……”
看完了信,聶言心中幾乎立刻便升起一種不祥預感。
當年,正是他助曹嵩扳倒了龐熙,也因此,他對龐熙為人十分了解,此人武將出身,血性忠勇,要是龐幽當真死在了韃兵的手裡,那一日,龐熙必要和人拼個你死我活。
便是聶言篤信鬼神,也絕不會盲目到去相信那一日造訪北境的只是一堆幻影。
一瞬之間,聶言不自覺打了個冷顫,他抬起頭,這才發現房間窗子竟不知何時敞開了,與此同時,還有一股濃烈的令人作嘔的血腥氣順著夜風飄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