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厄降臨!
噬星獸開始了瘋狂大吞噬!
激烈的追擊大戰持續了數日之後,秦天便緊急下令華夏星際艦隊撤出戰鬥。
一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尤其是噬星獸現在瘋狂得很,極有可能不分敵我,將華夏這邊的星際戰艦一併給吃了,所以必須立刻撤出追擊。
二是為了以防萬一,畢竟現在恩迪亞文明像是瘋了似的,瘋狂批次化建造星際戰艦,然後源源不斷的送去剿滅穆裡亞文明,看似好事一樁,但誰不知道它什麼時候發神經,將銀河系內的地球人類文明也當做了威脅。
所以,為了自身安全和利益著想,華夏星際艦隊及時撤出了戰鬥,將追擊穆裡亞遠徵艦隊的任務,交給了恩迪亞文明和噬星獸。
當然,吃得正歡暢的噬星獸,現在屬於‘六親不認’的狀態,太昊的話都不一定會聽,說不定吃得不夠開心,它連恩迪亞文明的艦隊一併給幹掉,甚至殺去萬星雲城那邊,在星際大混戰之中‘大開吃戒’。
明哲保身,隔岸觀火。
秦天可不想讓辛辛苦苦籌建起來的華夏星際艦隊,在這混亂不堪的廝殺中出現太大的損失,那也太不值得了。
在這四維宇宙幾乎都陷入了大混戰的‘亂世’之中,最好的辦法當然是保持低調,悶頭求發展。
而在不斷加強建設銀河系,開拓建造更多綜合工業生産與軍事太空基地的同時,提升防務水平也是重重之重。
尤其是如今基本只剩下華夏的地球,更是要充分汲取各大文明的星球攻防戰經驗,尤其是最近被打爆的穆裡亞星球,以及之前恩迪亞文明被打爆的幾千顆星球,竭盡所能的提高防禦水平。
當然,被動防禦是不行的。
一次次血淋淋的實戰教訓,都已經證明一點,那就是星球公轉和自轉執行軌道相對單一,相當於是超大號的‘固定靶標’。
傳統的防禦手段,無非就是在幾百億公裡、幾億公裡等不同距離上,設定一道道偵查防禦體系,透過各種不同型別的衛星、星際堡壘、防衛戰艦等,組成一個個由遠及近的防護網。
甚至,在星球本土和大氣層外,再佈置幾道防禦線,最牛的穆裡亞星球,甚至是將整個星球都籠罩在了多層防護罩之類。
如此超高的防護密度,足夠強悍了吧?
但結果呢?
穆裡亞星球被打爆成渣,足以證明瞭一點,那就是防禦終究是被動捱打,哪怕將整個星球包裹在一層層防護罩裡也並不是絕對安全。
俗話說,防空防空,十防九空。
對於太空防禦而言更是如此,哪怕只有一艘星際戰艦沒有擋住,哪怕有一發攜帶大當量反物質彈的星際導彈沒有攔住,那麼整個防禦體系都沒有屁用,都白費勁了。
所以,秦天改變思路,要將人類美好的家園地球加以保護,辦法不多也必須勇於嘗試。
有科學家建議,給地球加裝上星際發動機,如果強敵來襲,可以産生持續增大的動力,將其推離現有的軌道,實施機動變軌躲避。
但是宇宙之大,地球之重,能加速到多快?
帶著整個地球逃難,這種想法也真是夠瘋狂的,而且最關鍵的是,地球如果被推離太陽系離開偌大的銀河系,那沒有了太陽賦予光和熱,地球很快就會陷入寒冷和黑暗之中,萬物滅絕,陰寒無比。
更何況,地球能跑多快?總不至於超光速飛行,比敵人的星際戰艦還飛的快吧?
逃跑不是辦法,那麼留守就必須要小心翼翼。
傳統的防禦手段,穆裡亞文明、凱聖帝國、恩迪亞文明等等,都有無數的方案和實踐,但實戰證明一切都是徒勞。
就像再怎麼堅硬的盾牌,如果反複攻擊、反複捶打,照樣有被打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