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周圍頓時出現了一個個巨大的彈坑,就連泥沙都被熱熔成了玻璃渣,整個爆炸地點呈現擴散狀,越往外破壞程度越低,但數百米範圍內真的已經是寸草不生,鋼鐵融化。
防禦d穿,這一下,更
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00推薦閱讀:
多的導彈呼嘯奔襲而來。
更多的蘑菇雲在星球上不斷綻放,製造出沖天而起的光芒、無以倫比的颶風和燒蝕沖擊一切的熱能風暴。
強悍!兇猛!毀滅!
連續多個波次,從太空到星球地表的立體多層次打擊,最終目的依然是要摧毀恩迪亞文明掌控的一個個星球。
本來想要摧毀一顆星球並不需要這麼複雜的,只要打破了太空防禦體系,然後發s幾枚攜帶大當量核彈頭的星際導彈,就足以製造出極為恐怖的摧毀效果。
比如,在有大氣層的星球內,用上億噸爆炸爆炸當量的核彈,直接在靠近陸地的近海區域爆炸,那瞬間就足以製造出一場超級大海嘯,分分鐘淹沒吞噬上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而這樣的星際導彈多來一些,在高山、峽谷、平原、海洋等許多個地方連續爆炸,足以形成毀滅整個星球地表的核災難。
對於沒有大氣層的星球而言,那就更簡單了,因為沒有大氣層削弱速度産生阻力,星際導彈可以有極為恐怖的速度,取得非常強悍的鑽地效果。
一次爆炸釋放出來的威力,足以引起極為恐怖的地震效應,帶來山崩地裂般的毀傷效果,而且多枚核彈連續爆炸,那更是巍然壯觀無比,硬生生將地殼炸得不穩定,産生強烈的擠壓碰撞和震動,所帶來的效果便是超級地震加火山大爆發。
不過,秦天並沒有用簡單的方式來攻擊,而是用相對更加複雜的,這便是既要達到毀滅效果,又要讓恩迪亞文明被引入歧途,讓它模仿學習這種戰爭方式、這樣的武器彈藥。
看起來實力並不算強大的恩迪亞文明,強就強在規模足夠龐大、潛力足夠強悍,以華夏星際艦隊現有的規模戰力,根本不足以在短時間內,將它所吞噬掌控的所有星系星球都毀滅掉,能摧毀一批是一批。
這就好比一個很能打的人,對付幾個敵人沒問題,花上一些時間就能辦到,或許會受些小傷但也無妨,但幾十個呢?幾百個呢?甚至幾萬個呢?
恐怕還根本沒打完,就活活累死了。
恩迪亞文明強就強在它控制的星球足夠多,它是矽基類的數字生命形態,想要徹底消滅,那就得徹底幹淨殺絕才行,不然毀滅幾十顆幾百顆星球,對它而言並不算什麼損失。
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引它誤入歧途,讓其在錯誤的方向上投入大量力量和資源,達到消耗戰力拖延時間的戰略目的,才能趁著這段時間不斷擴大華夏星際艦隊的規模,最終才能發起決戰。
否則,以現在華夏星際艦隊的實力,用最強大的攻擊手段實施雷霆暴擊,還沒滅完恩迪亞文明掌控的所有星球,就已經徹底暴露實力,讓它偷師學藝迅速變強了。
兵者詭道也!
因為克羅號星際偵察艦的冒失行為,讓這場本該好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後才爆發的星際戰爭提前爆發,華夏星際艦隊還沒具備足夠強大的實力,所以秦天是因勢利導做出了這樣的決策。
時間!
秦天用相對落後的方式,不斷的攻襲恩迪亞文明掌控的一顆顆星球,雖然有養虎為患的副作用,會讓它從中學到一些戰爭經驗教訓,但是能讓它專注於能量武器而不是空間武器,便是一場偉大的勝利。
落後意味著捱打!
恩迪亞文明有著超強的戰爭潛力,所以不能讓它學會先進強大的作戰方式和武器裝備。
因而在這場反擊戰中,秦天盡可能的多點開花、多次蹂躪,每一次都傾盡全力的狂轟濫炸,讓恩迪亞感覺敵人很強大很無敵,它應該學習這樣的作戰方式、模仿這樣的作戰裝備。
反擊戰一直持續了好幾天,當最後一枚星際導彈也用掉後,星際艦隊就立刻脫離戰鬥迅速返航了,消匿行蹤揚長而去,根本不給恩迪亞文明追擊的機會。
並且,雖然艦隊離去了,但重創毀滅的那些星球,秦天卻並不打算輕易拱手讓敵,讓太空飛艇運載了不少智慧機器人登陸星球,讓它們去侵佔這些星球,挖礦、冶煉、生産,打造各種各樣的武器彈藥,然後與恩迪亞文明展開持續不斷的攻擊。
滲透敵人的星球,建立根據地,然後展開遊擊破襲戰!
這種星球爭奪戰的激烈對抗,特別像是星際爭霸之類的遊戲,所以負責執行此類任務的人工智慧系統,還真專門研究過相關遊戲的高手玩法戰術,汲取了很多經驗教訓,要與恩迪亞文明死扛到底,要瘋狂消耗它。
秦天就是要讓恩迪亞文明內部亂起來,盡最大可能的消耗其作戰潛力。
而就在反擊戰如火如荼展開之時,一場意外卻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