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他們的暗中支援和幫助,所謂的‘掠奪者’文明能發展如此迅猛嗎?能打造出可以與伽藍帝國不相上下的星際作戰力量嗎?恩特茲等人當初能那麼順利的出逃嗎?
而且,帝國一直有不少人,甚至是內閣的一些高層,一直呼籲削減星際作戰部隊預算,縮減星際戰艦規模,這不擺明瞭,是想降低帝國的星際作戰實力嗎?星際作戰部隊實力越弱小,他們反叛的成功機率不就更大嗎?
而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就讓這種叛逃套路暴露的更明顯了。
作為軍事大臣的儻珉,在皇帝陛下情緒激動做出錯誤命令的時候,竟然不加以勸阻說明,反而是最快時間響應並傳達命令,讓帝國將最後兩支星際艦隊都派過來參戰了,這顯然是巴不得帝國所有的星際艦隊、所有戰艦都被消滅啊!
當年託胺撻能當上第六艦隊司令,儻珉可是出力不小,而儻珉在內閣裡,身為軍事大臣卻並不阻止那些削減星際作戰部隊預算的聲音,他的沉默便是一種縱容,他沒有與託胺撻勾結,打死亞澤都不信。
總之……
這一切的一切,不就是從反叛到篡權的套路嗎?
雖然過程看起來非常的複雜,但亞澤覺得自己現在全都想明白了。
他相信,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託胺撻親手設計的,他制定的‘篡權’計劃是一環緊扣一環,比一百多年前的三皇子納塔珂,要更加聰明更務實。
當年的納塔珂叛變失敗之後,被流放到了麥澤星球,都還在一心想要反抗,在餘孽的幫助下是差點兒就鬧出了大動靜,要不是當年還是大皇子的黑瞳痛下決心,直接將麥澤星給炸了,恐怕還後患無窮呢!
而相比之下,託胺撻的做法雖然複雜了一些,但是最起碼效果非常不錯,這一步步走來,託胺撻的計劃已經非常接近於成功了。
只要這第二次戰役勝利,伽藍帝國沒有了星際戰艦,那他就可以兵進伽藍星,威逼現任皇帝黑瞳讓位了。
到那個時候,內有大量內應幫襯、外有強大星際戰艦撐腰的託胺撻,不就成功篡權上位了嗎?他不就是皇帝了嗎?
高!
實在是高啊!
亞澤不得不感慨,託胺撻這叛變篡位的策略,是極度燒腦的高智商傑作!
如此大規模行動,想必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制定了,因為準備充分,所以到如今一步步實施起來,當真是順風順水。
亞澤之前還納悶呢,為什麼自己一百多艘星際戰艦投入這場戰役,很多戰艦說沒就沒了。
殲星艦是多麼強大的?可結果呢,不也照樣被虐的一艘接著一艘的被打爆。
這戰艦不停被打爆的原因,不僅因為敵人靈活多變的戰術,恐怕更主要的原因,還是這一艘艘被打爆的星際戰艦內,有託胺撻安排的‘死忠’間諜吧!
有了這些不要命的間諜從中作梗、大搞破壞,在大混戰中故意的執行錯誤的命令,故意的在戰艦內搞小破壞,所以才會導致開戰至今,有那麼多星際戰艦被擊敗打爆。
想到這兒,亞澤不禁想起了一個戰役細節。
之前,‘沙蘭’號星際重型艦原本在攻擊一艘相對更弱的敵艦,結果突然就有兩艘敵艦躥出來將它給圍了,形勢似乎有些危急,所以艦長下令‘全速逃跑’。
這本來是一個很正常的命令,可愣是有人趁機,將該艦的動力系統全部功率,都用來提速了,而沒有給能量防護罩和空間遮蔽裝置供能,以至於剎那間,這艘造價不菲的重型艦就被敵人圍毆打爆成了渣渣。
現在想想,沙蘭號的航行官,是不是故意的呢?他難道不懂動力全負荷推進輸出,意味著什麼嗎?在被圍攻的情況下,還讓戰艦短時間內失去防護罩保護,這不是主動找死嗎?
但是,懷疑有什麼用呢?
這艘重型艦早就成了太空碎片垃圾,死無對證了。
而類似於這樣的‘小錯誤導致大惡果’的戰例,在這場戰鬥中似乎格外多。
之前亞澤還以為,是敵人太過於強大,自己這邊的指揮官和艦員們又都缺乏實戰經驗,所以才會導致因指揮和操作失誤,而導致被攻擊打爆的戰艦一艘接著一艘。
可是現在,腦洞大開的亞澤,壓根兒就不信了。
他十分篤定這一切都是託胺撻的叛變陰謀,而不用猜,隨著戰役繼續打下去,一定還會有戰艦被打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