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
先鋒號星際突擊艦倏然疾馳,飛速返航。
亙古寂寥的黑暗宇宙之中,取名為‘鷹巢’的四座太空基地靜靜的懸浮達斯坦星球同步軌道之上。
其中鷹巢01太空基地,與地面佔地面積高達一萬平方公裡的‘龍城’大型綜合基地,正好處於垂直立面上,可謂是交相輝映。
距離達斯坦星球尚且還有100萬公裡,先鋒號星際突擊艦就開始減速了。
達斯坦星球如今已經是地球人類最重要的太陽系外活動星球,人口眾多、經濟繁榮、工業昌盛,所以確保星球的安全與穩定是頭等大事。
由微樂科學院航天研究所主導,微樂集團多家子公司參建的‘星球防禦工程’,一個多月前就已經透過了驗收投入使用。
該工程以達斯坦星球為圓心,在距離星球地表200萬公裡建立‘空間偵查與預警系統’,即佈置如同一顆顆小型天體的超大型‘多用途核動力衛星’,24小時的偵測監控,一旦有未知目標侵入可以發出預警,同時迷航的星際艦船也能透過它們獲得導航資料。
像從澤塔星系返航回來的‘先鋒’號星際突擊艦,自帶有‘身份識別系統’,透過專門的金鑰驗證,突擊艦就被預設安全通航了。
反之,如果是一艘來歷不明的星際艦船要進入200萬公裡範圍內,在3次身份驗證失敗之後,空間偵查與預警系統就會觸發戰鬥警報,將不明身份的目標飛行速度、航向、艦船外形、電磁輻s特徵等等資料資訊,迅速共享傳播給各單位。
人工智慧系統將根據目標的數量多少、威脅程度高低,派出最佳的巡邏警戒力量。
假如是低威脅的單艘星際艦船,那麼24小時在太空中飛行巡弋的太空巡邏艇,將第一時間加速疾馳而來近距離查明身份,倘若對方不服管教,那就只能將其摧毀。
如果是數量眾多的高威脅目標,那麼將會上升到最高等級戰鬥警報,而這時候,佈置在距離達斯坦星球地表100萬公裡的‘環形太空堡壘’,就要緊急進入戰鬥狀態了。
環形太空堡壘並非是封閉式的一個閉環,它其實是由24個均勻分佈在不同扇面,環形立體拱衛達斯坦星球的‘戰鬥堡壘’組成。
每一個戰鬥堡壘都是巨大的軍事合成體,裝備有先進的偵查指揮通訊裝置,配備有數量不少的武器裝備,比如一炮就能將一架太空戰機轟碎成渣的大口徑離子炮、s速快得能像是一條條火線的多聯裝電磁炮、殺敵於無形的鐳射炮、高s速又大威力的大口徑電磁炮……
除此之外,每一個戰鬥堡壘都擁有極為厚實的裝甲防護,而核心內裝的新型核能發電系統,又確保戰鬥堡壘擁有極強而且持續高效的能量防護罩,先進的量子加密足以確保任何網路攻擊無效,它們建造的目標,就是阻攔強敵入侵。
一旦有強敵入侵,它們必然是要頑強作戰、瘋狂阻擊敵人,為星際作戰部隊的星際戰艦出港迎戰、為達斯坦星球地表做好迎接星球大戰準備,盡可能的爭取時間,所以設計建造標準極高。
一個個戰鬥堡壘,都像是獠牙暗藏的戰爭猛獸。
所以,當‘先鋒號’星際突擊艦返航過來,都需要‘小心謹慎’的進入指定航道,要是被戰鬥堡壘給懟上了,那麼超級密集的重火力猛然一招呼,就算達到了三級文明水平的該星際突擊艦也吃不消,因為戰鬥堡壘的火力太猛了,否則怎麼叫‘堡壘’。
不斷減速航行,突擊艦已經接近達斯坦星球約50萬公裡的第三道防禦圈。
這一防禦圈,遠比第二道防禦圈的一個個太空堡壘更加兇險,因為擔負這道防禦圈警戒巡邏與戰備任務的,是12艘不間斷滯空巡邏的大型戰鬥艦。
這些戰鬥艦雖然還算是星際艦船中的一種,但其本身完全就是‘火力至上’的防禦思想産物,它們就像是一戰時期的重型戰列艦一樣,皮糙r厚特抗揍、火炮眾多很兇猛。
更像是戰鬥堡壘‘移動化’版本的這一艘艘戰鬥艦,以定期更換航道的機動巡邏的方式,構成了一道堪稱死亡禁區的防禦圈,任何膽敢侵犯的敵人,都將飽嘗它們的火力攢s,嘗嘗什麼叫做死亡彈幕的威力。
‘身嬌體柔’的先鋒號星際突擊艦,在大型戰鬥艦這種‘鋼鐵怪物’面前,就像是小跑車與重型掛車之間的差別,雖然跑車可能效能更加先進,但架不住重型掛車體大r厚,真要是堆上了,重卡碾壓滅跑車也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先鋒號’星際突擊艦經過這道防禦圈,也是非常規矩的,安全透過之後,開始慢慢變更航道,切入鷹巢01太空基地的入港航道。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懸浮於同步軌道上的四座鷹巢太空基地,以及在此駐訓的華夏星際作戰部隊,便是這顆星球的第四道防線。
因此,突擊艦在自動引導靠港停泊的時候,只要走到舷窗邊,就可以看到港口內繫泊了多艘暗灰色塗裝、殺氣內斂的星際戰艦,從體積小、速度快、戰鬥靈活可遂行各種任務的太空巡邏艇和護衛艦,到噸位體積大、武器裝備與戰鬥防護強悍、可持續作戰能力強的星際戰列艦,都應有盡有。
星際戰艦是融合了眾多先進科技的産物,所以只要不是出港訓練或巡邏,在港內繫泊之時,都會進行例行的保養維護。
外太空環境非常惡劣,真空環境並不代表什麼東西都沒有,各種宇宙s線、星體塵埃、超低溫環境等等,都一直在折磨星際戰艦的裝甲防護層,而且各種速度下的機動飛行,也對戰艦的動力系統造成損耗,也得維護保養。
而對於前往澤塔星系遠航歸來的‘先鋒號’而言,如果誰能高處俯瞰,更是可以看到戰艦外殼上,有很多或大或小的凹坑,有些部位就人類面板的毛孔似的,密密麻麻的小斑點狀坑。
同時更能看到戰艦尾部的碩大發動機尾噴口,超級耐高溫材料製作的喇叭狀噴口邊沿,是有不同程度燒蝕的,航行之時尾噴口噴湧而出的超高溫粒子束,溫度堪比太陽,燒蝕材料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回港之後要進行金屬重融修補,同時刷上防高溫保護油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