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通訊技術是基於量子糾纏現象,因該現象難以解釋,科學家們提出了大量的猜想,最著名的就是當年薛定諤受愛因斯坦的epr佯謬啟發,提出了的‘薛定諤貓’猜想。
量子糾纏是超隨機現象,任何高階演算法和超快速度的計算裝置,都無法將其破解,堪稱是資訊保安領域的終極武器,有如此之好的運用前景,各國科學家自然是奮力研究,先後進行了貝爾不定式的試驗。
然而,糾纏態光子的傳輸與衰弱問題,始終是個攔路虎,在這方面微樂科技參與之後,華夏順利成功突破,如今利用定向傳送的糾纏光子,以量子保密通訊的方式,既不擔心被偵測發現,更不用害怕被破譯洩密。
源源不斷的資料,實時傳回了先鋒號。
人工智慧系統對資料進行建模分析之後,在綜合大廳內,為秦天和眾多參謀們,實時呈現出全虛擬立體交戰態勢圖。
實戰是最好的老師!
之前星際作戰部隊,進行了‘礪兵2025’演習,就有登陸攻佔達斯坦星球的部分。
而現如今,奎特聯邦殘餘的十多艘星際戰艦,正實時呈現登陸作戰到底有多難。
這可不是演習了,而是要死人的實戰,許多演習過程中根本不會有的內容,也都在實戰中表現出來了,尤其是地面防空火力如此密集之下,該如何攻防作戰。
演習時誰敢調整合百上千門重型高炮,對著星際戰艦狂轟?
誰能組織猶如飛蝗似的,密密麻麻戰機機群,對星際戰艦實施飽和式自殺性攻擊?
演習演習,重點是‘演’,距離實戰還差距遠得很。
“這是難得的觀摩學習機會!大家都認真的看仔細了,好好看看這奎特聯邦的星際戰艦,是如何陷入重圍被一艘艘淩空打爆的!”
秦天提醒參謀們認真觀摩學習,此次過來做戰前偵查,星際作戰部隊參謀部、作戰部等部門,幾乎來了一大半高階指揮人才,他們以前都是‘紙上談兵’做各種推演模擬和演習訓練,這還是第一次親眼所見真實的星際戰爭。
“博爾人雖然落後,但他們擁有足夠的兵力優勢,即便武器裝備相對原始落後,但是隻要數量足夠多,依然具有相當的殺傷力!”
“奇怪!為什麼奎特人不讓星際戰艦飛的更高一些呢?地面的防空火力太強了!”
“別忘了他們是在大氣層內作戰,奎特人的能量武器肯定並不是特別優秀,如果距離太遠,空氣中的水分子、塵埃等容易造成能量散s,威力就大大下降了!”
“我倒覺得他們是想著盡快壓制住地面的防空火力,然後快速降落,實施登陸作戰!”
“可他們的兵力和裝備也不多啊!沒有足夠的火力壓制性優勢,機甲部隊也不夠多,即便勉強登陸了,也是一個死啊!博爾人的反抗軍就跟蟻群似的,除非動用大威力武器清掃登陸場,否則登陸部隊難以立足!”
“真是想不通啊!為什麼奎特聯邦的這些星際戰艦,不聯合起來在一個地方形成壓倒性優勢,而是散落在博爾星球各處,各自為戰,難道他們覺得自己單打獨鬥,都能登陸成功?”
“太不可思議了!真沒想到他們能將一手好牌,打成這樣!假如真的能聯合起來,高低層次不同搭配,遠中近多點布控,輕輕鬆鬆就能控制住上百萬平方公裡,然後從容登陸,完全不會像現在這樣!”
“要是換做我們來進行登陸攻勢作戰,我肯定會選擇先轟炸對方的機、油庫、雷達站等高價值目標,徹底奪取制空權後才考慮登陸戰,不然這樣打,完全就是主動找死!”
……
實戰的觀摩學習價值就是不一樣!
有奎特人和博爾人慘烈廝殺充當‘活教材’,讓秦天帶來的這批高階參謀人才們,真的是大開眼界,對星球爭奪大戰的戰爭模式、作戰特點、戰役戰術等也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激烈的討論中,大家還大開腦d,設想如果是華夏星際作戰部隊來進攻或者防守,又該如何更高效的作戰,啟發意義非常大。
秦天並沒有參與熱烈的討論,他離開綜合大廳回到自己的休息室,聯系疊奧詢問戰況如何。
已經許久沒有收到秦天訊息的疊奧,如今已經是博爾人反抗軍第17混成兵團的總指揮了,而得到的回複,讓秦天相當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