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財大氣粗的美帝,一共研發製造了6架太空梭,除了企業號是用於測試,其他5架都投入了使用。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5架太空梭,居然有2架發生了大爆炸,導致14名宇航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也正因如此,人們痛定思痛才發現,太空梭並不是完美的。
首先,越是先進的東西越是組成複雜,保證一千個零部件質量合格沒啥難度,但是一萬個、十萬個甚是是幾十萬個呢?有時候可能因為一條小小的裂紋,都會導致一場災難。
其次,成本太特麼貴了。
每架太空梭的研發費用高達20億美元,再加上每次發s還需要用上助推火箭,並且要進行嚴格的檢修,摺合每次飛行費用,居然超過5億美元。
相比之下,花費幾千萬美元就能用火箭執行的任務,何必還用危險又昂貴的太空梭呢?
最後,太空梭的效能也並不理想,像哥倫比亞號,作為一個總長將近56米、翼展約24米,自重68噸的飛行器,它其實一架窄體噴氣式客機差不多,向太空運送36噸物資,相對就需要推力特別大的運載火箭幫它升空。
總而言之,太空梭成了許多人眼中的j肋,它雖然先進強大,卻又昂貴不可靠,因而現如今世界航天強國,都沒有再有太空梭的研發或使用,都是用更加經濟的火箭加飛船模式執行太空任務。
可是……
秦天的微樂航天科技,真的是在逆天而行嗎?
nasa已經用血淋淋的慘痛教訓,證明瞭太空梭這條路不可走、費力費錢還不好使,可秦天還要搞,而且還搞出了一個比太空梭更大的大家夥,超級貨運飛船嗎?
若真如此,那也真是太特麼嚇人了啊!
體積比太空梭大了三倍多的這艘飛船,如果真的是用於執行外太空飛行任務,那它的貨物運載量就相當可觀了,看體格至少能裝幾百噸。
但是,各國的情報分析師們,都在驚訝之餘更好奇的是,秦天怎麼讓它飛上去?人類現有的最大推力火箭發動機,哪怕來十幾個一起噴s助推,也是不扛不起啊!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在2018年屢屢爆出奇跡的秦天,真不像是在開國際玩笑。
要不然,科技産業園為何會被高度戒備,還設定了臨時禁飛區,這不是擺明瞭要試飛嗎?
更何況,秦天也不像是一個開玩笑的人,那麼多高層雲集而來,如果沒有大動作,怎麼收場?
……
民眾尚未知曉,但世界各大強國早已高度緊張,都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安排不顧休息,就靜靜的等待著那一刻的到來!
如此龐然大物,能飛上太空嗎?
如果真能飛起來,那麼是採用什麼樣的動力呢?爆轟?沖壓?新型火箭發動機?
各國糾集了一大批的專家學者加以研究,實時彙總各種分析結果和推力,大家越來越多的猜想,越來也多的懷疑。
因為偵察衛星不是隨時都能停留在目標上空,掠過一次之後,就還得繞地球一圈才能回來繼續狂拍。
實力強大的就多安排幾顆衛星,實力不夠的,就只能苦苦等待單顆衛星下一次經過目標上空瘋狂拍攝後能傳回資料。
全世界無數科學家、工程師、情報分析師以及高階將領、官員乃至首腦,都在靜靜的‘圍觀’秦天裝,可誰也不知道,秦天這個裝大招,什麼時候放!
等待,是最漫長的煎熬。
就在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等得焦躁不已的時候,秦天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