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守,如今朝廷正需要用兵,皇帝陛下對這次招兵也是相當看中,關中戰事緊張,可沒時間慢慢等待了。”
毋丘毅見何進的名頭壓不住張訓,只能把皇帝也搬了出來,他昨天收到了何進的催促的公文,讓他多招募些精兵回去,關中戰事不利,需要大量增兵。
“陛下看中我自當竭盡全力,但苦於丹楊人口稀少,盜匪橫行,這兵卒招募不易啊。”
張訓一副為難的表情,這裡是丹楊郡,山高皇帝遠,就是皇帝親自下令他也是看著執行,想用皇帝壓他,門都沒有!
丹楊兵精銳這早已流傳開來,事實上只要是說那一地兵馬精銳,那地方就會變成招兵重地,會不停地來招兵,最後的結果就是人民不看沉重的徭役,大量逃亡。
張訓是本地人,家族世代都在丹楊郡,他不可能讓外人隨意招募丹楊兵,這也是丹楊人這些年的定下的規矩,就是這樣,丹楊這些年才得以頂著精兵的名頭完好的儲存下來。
見張訓還是那說辭,毋丘毅知道今天的話算是白說了,張訓根本不準備幫自己招募兵卒,而他自己初來丹楊,人生地不熟的去哪裡招兵呢?
“毋校尉,此去結果如何?”
劉備一臉關切的問毋丘毅,從毋丘毅臉上他就能看出結果不好,不過他還是關切的問起這事。
“誒,那張訓並不配合,還以丹楊盜匪橫行為由,看來這招兵只能靠我們自己了。”
毋丘毅搖了搖頭說道。
劉備沒有再接話,因為他對此也是毫無辦法,張訓甚至連見都不願意見他,在張訓這種地方大員眼裡,自己這個在逃縣尉根本入不了眼。
“看來只能儘量招募兵卒了,能有多少就是多少吧。”
毋丘毅最後只能嘆息一聲,張訓不配合,丹楊人參軍熱情又不高,他也不敢強行徵召,這種民風彪悍的地方,強徵說不定會引起民變。
“玄德,你解我大軍之圍的事我已經上報了大將軍,昨日大將軍來信,說朝廷寬恕了你棄官而逃的罪過,封你為下密縣丞!”
毋丘毅又對劉備說著好訊息,劉備的罪被免除了,並且重新被封了官職,雖然只是一個縣丞。
毋丘毅不明白大將軍為何不招劉備三人回洛陽任職在他看來這三人都相當有能力,但命令就是命令,劉備三人最終只能去下密縣上任。
“下密縣丞麼?”
劉備在心裡唸叨著,但馬上笑著對毋丘毅行禮答謝道,他本是戴罪之身,行走都不方便,如今能脫罪已經是很大的收穫了,至於那下密縣丞的官位,他並不在乎,一個連兵權都沒有的縣丞有什麼當頭,只是過去晃一圈,走個過場徹底擺脫罪責,就再去尋覓他處。
喜歡一戟平三國請大家收藏:()一戟平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