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張紙上是關於那些學生的飲食改善問題。呂布簡單的列了個選單,包括每日都會有一定量的肉食,早晚會有牛奶供應。
呂布認為學習歸學習,身體素質也要跟上,這時代最缺的就是肉食,讓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吃上肉食喝上牛奶,相信能讓身體素質有一個大的提升。而能在學堂裡免費吃好的喝好的也同樣能讓那些家長將孩子送入學堂,有學的有吃的還免費,這麼好的地方誰會不願意送孩子去呢。
呂布不擔心送入學堂的孩子會不好好學習,以自己的調皮,在戒尺下都只能乖乖的學習,普通人家還有誰敢不好好學的?
閆祭酒和張先生先是一臉驚喜,但很快又是一臉難色,食物還好說,呂布賺錢的能力他們不懷疑,給那些孩子們改善伙食也是好事,讓他們為難的是那三十座學堂,三十座至少要三十名有德才的先生去教授,這麼多人讓他們去哪裡尋來?
但拒絕是絕不可能的,三十座學堂他們一定要建成,並且要讓學堂正常的教授學生,教化民眾,開啟明智是他們一輩子的夢想,如今就在眼前,怎麼能因為一點困難就放棄。
看著閆祭酒和張先生為難,呂布又開口說道。
“先生不必為難,學堂不急於一時開門,先建成了,再慢慢尋找有德才的先生,我過些日子派人去冀州招募一下。”
呂布的想法是等冬天過去就放出風聲,到冀州去招募有才華肯當教書先生的人,雖然這時代有才華的大多是大家族之人,但民間總會有些寒士,以自己開出的高價,那些寒門是不可能拒絕的。
“不行!”
張先生直接表示反對呂布。
“教書的先生不能隨意招募,一定要是德才兼備之人!”
閆祭酒也搖著頭說著。
“學堂教授的雖然都是識文斷字的淺顯知識,但學子都是未經雕琢的璞玉,一個好先生才能保證讓他們走上正途。”
閆祭酒解釋著,他們一輩子教書育人,自然是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剛入學堂的學子大多都是十歲以下的孩子,這些孩子還什麼都不懂,就是這樣先生才更要有德之人擔任,引導他們走上正途。
“先生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我們兩個老家好會想辦法的。”
張先生開口說道,似乎是下了什麼決定一樣,一旁的閆祭酒一聽,臉色一變,似乎知道了什麼。
“先生,我並不是想隨便委任招來的人去擔任學堂的先生,那些被招來的人自然也要兩位先生同意才能去赴任!”
呂布不知道張先生說的是什麼辦法,但從張先生和閆祭酒的臉色,這辦法對兩位先生肯定有影響。
呂布如今不是那個普通的少年,他不可能看著先生去犧牲什麼,也不需要先生們犧牲什麼。
呂布身上一股無形的氣勢隱隱流露出,那是一種果決不可違逆的氣勢。
“兩位先生放心,中原大地上寒門無數,我想他們不會拒絕我的。”
呂布很有信心,他開出的加碼不是那些寒門能拒絕的,總會有想出頭的人。
看見呂布的堅持,閆祭酒和張先生突然笑了起來,弟子長大了,已經是獨當一面的人物了。
喜歡一戟平三國請大家收藏:()一戟平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