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國以北,安喜縣境內。
“子龍將軍,我安喜縣和你常山國井水不犯河水,為何將軍要屢屢侵入我安喜縣境內?”
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還有一千多招募來的縣兵擋在趙雲面前。
這一段時間趙雲頻繁對外用兵,常山國周圍的幾個縣都被趙雲攪得“天翻地覆”,那些欺壓鄉里地主惡霸被趙雲清剿一空。
不久前趙雲在常山國以南和皇甫嵩大軍遇到了,趙雲並不想和皇甫嵩大戰,他其實很佩服皇甫嵩,皇甫嵩和他的想法很像,都想著天下太平,百姓能過上安寧的日子。
可他們的想法又有不同,皇甫嵩認為只要忠於皇帝,進諫忠言就能實現,趙雲卻不這麼看,他對於皇帝已經不抱希望,在他看來呂布的所作所為才更能實現他的夢想。
在和皇甫嵩打了個照面之後,趙雲就先行撤退了,他不是要攻略郡縣,皇甫嵩只要不進入常山國就行。
皇甫嵩也沒有追擊趙雲,在看到趙雲精銳騎兵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憑現在手下士卒根本無法剿滅趙雲的騎兵,冀州如今大大小小的“黃巾軍”山頭不計其數,正好用那些“黃巾軍”練兵,等兵馬練出來了,趙雲、呂布都是他要剿滅的物件。
“安喜縣費家,欺壓鄉里,一個月前夥同鄉長,巧取豪奪宜村千畝良田,宜村村民不從,那費家驅使家奴行兇,打死五人,打傷二十餘人。如此罪大惡極之人劉縣尉為何還要包庇!”
趙雲一臉冰冷的看著劉備,本來他對劉備還有一絲好感,劉備對多次禮賢下士,雖然沒有讓他生出什麼心思來,但彬彬有禮為人和善還是讓人很難生出反感的心思。
但今天趙雲算是對劉備有了新的認識了,原來劉備不過是一臉的偽善,在這種是非之上盡然包庇罪犯,安喜縣之事已經過了一個月,劉備這個縣尉竟然不聞不問,不管是出於對上官的畏懼還是本身就不想去得罪費家,趙雲都不能容忍,善惡在他心中非常重要。
聽了趙雲的話,劉備心中也是一陣苦笑,這算是什麼事?一個本地豪族,侵佔一些田地,爆發衝突誤殺幾人,這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了,天下各地都是如此,哪裡有人會去管?趙雲怕不是正義感過剩了吧。
那費家可是安喜縣最大的豪族,家大業大,光是嫡系族人就有幾百人,安喜縣誰人敢不給幾分面子,連縣令都只敢和費家家主平起平坐。
費家家主對劉備也很敬重,一聽劉備是皇族後裔,又參與了剿滅黃巾之戰,其弟關羽更是斬殺張寶,每隔幾日就會宴請劉備。
這種情況下劉備自然不會為了幾個鄉民去找費家的麻煩,他還指望有一日得勢之時能得費家幫持一二。
劉備沒想到趙雲會為了這麼一件小事起兵攻打安喜縣。
“子龍將軍,些許小事何勞將軍出兵,本縣縣令大人自會處理。”
劉備對著趙雲拱了拱手說道,他沒有說自己處理,反而把事情推給了縣令,如果趙雲退兵之後事情沒有解決那也是縣令的責任,他不願意得罪趙雲也不願意去得罪費家。
“小事?劉縣尉真是大人物啊!”
趙雲怒極反笑道,劉備這句話真的讓他徹底失望了,五條無辜的人命在劉備眼中竟然只是小事,劉備如今不過是個安喜縣尉,哪天當了太守、刺史那不是五百條、五千條無辜的性命都不是命了,這簡直和呂布是兩種相反的人格,呂布除了對外族兇殘,其他戰事並不喜歡殺戮,佔據城池從來沒有用過屠殺平民的辦法去震懾誰。這才是呂布快速得到幷州的原因,不興殺戮不收重稅,鼓勵民生,這才是幷州民心歸附的原因。
被趙雲這麼挖苦劉備就是再腹黑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了,黑著臉不說話。
“趙雲,你別太囂張了,我大哥好言相勸,你識趣的就自行退去,不然就試試我手中的蛇矛!”
見趙雲對劉備出言不遜,張飛忍不住了,一聲怒喝之後,手中的丈八蛇矛直指趙雲說道。
“那就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