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的儒家學說漏洞太大,只適合理論,與君子談論。真正到了現實中的時候,就會發現人不都是君子,在外物的影響下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看似不合理的合理行為。
漢初的黃老之學講究無為而治,開始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出現了文景之治,可是人心總是會變的,吳楚七國之亂,讓無為而治走下了歷史舞臺。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大一統”趁勢走上了歷史舞臺,這種主張大統一確立天授皇權的思想很快讓儒家重新崛起,並快速成為最被稱頌的學說,一直延續了兩千年。
“所以我認為,忠孝不能兩全就應該先選孝道,至於忠就讓那些想盡忠的人去盡就好了,等那天心情好了找個合適的時間再去盡忠。”
“天人感應裡說,人君為政應“法天“行“德政“,“為政而宜於民“;否則,”天“就會降下種種“災異“以“譴告“人君。如果這時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會使人君失去天下。”
“現在南方洪澇北方乾旱,四月洛陽下還冰雹,海水氾濫,瘟疫橫行,就是最好的證明。反正天下也不是姓劉的,幾百年前天下還是秦人的……”
開始呂良聽著也是點著頭,兒子說得不錯,可是最後一句話一出,呂良嚇得一下子捂住了兒子的嘴巴,不敢再讓兒子說下去,一臉緊張的對兒子說,“切勿胡說,這是要殺頭的滅門的。”
呂布這才發現自己好像說過了,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呂良這才鬆開捂著兒子嘴的手,長舒一口氣說,“布兒這些你都是從哪學來的,還有那些事你是從那聽說的?”
“這些是從書上學來的,那些事都是在外面聽說的,傳得可厲害了,什麼皇宮裡颳起狂風,一條大青蛇突然出現,盤坐在龍椅上,嚇得百官和皇帝到處亂跑,等甲士去捕殺的時候,蛇又不見了,洛陽四月下冰雹,砸壞了好多房屋,父親,四月洛陽都快入夏了,是隻著單衣就可的天氣,怎能會下冰雹呢?這肯定就是書裡說的天人感應,皇帝不休德行,上天開始懲罰他了。”
呂布搖著腦袋說著,看來父親還是個比較尊崇儒家學術的人,自己一說到皇家壞話就捂住了自己的嘴不讓瞎說。
老羅在三國裡寫著劉備小時候,家東南一大桑樹,高五丈餘,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雲:“此家必出貴人。”劉備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
老羅筆下劉備從小就有造反的基因,並且他叔叔還持贊同意見,從父親的反應來看這顯然是假的。
陳壽寫的是叔父子敬謂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
劉備的叔叔也算是皇親國戚,怎麼可能贊同劉備這造反的話呢?
當年秦始皇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項羽叔叔和劉備叔叔的反應就是一樣的,在皇權社會,造反哪怕只是誤言,被傳出去了,那都是抄家滅族的罪過,無論你身份多麼高貴。
看來老羅也是個造反派。
喜歡一戟平三國請大家收藏:()一戟平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