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一猛地一驚,原來方才那一絲不詳的預感是真的,忽必烈早就對她起了殺心!
為什麼?
王道一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不過只片刻間,她便已想清楚了。
因為她是那項國策的提出者,所以在忽必烈這個君王的眼中,她不能活著。
忽必烈越是信服她提出的那項主張,便會越容不下她!
也許你會覺得這種心態不可思議、不能理解,但這正是所有上位者的共同心態。
想想曾經的秦朝,秦朝執政的主要國策是什麼?
法。
法家又是誰創立提出?
韓非子。
秦王嬴政又是怎麼對待韓非子的?
腰斬!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
不應該把如此奇才奉為國師,舉國尊崇才是嗎?
非也。
帝王,才是唯一能被舉國尊崇之人,不能再有其二,如若除了帝王之外,再有這樣一個能受萬民敬仰的人存在,帝王便會殺掉他。
所以王道一越是有才,越是奇智無二 ,忽必烈剛開始會驚豔於她的才華,可驚豔之後,便是深深的忌憚!
這樣的一個人才,她今日能救國,明日便能禍國!
她的能力超出了忽必烈能夠掌控的範圍。
凡是帝王,無論聰慧還是愚鈍,都希望制人而不是受制於人、測物而不為物所測。
而在帝王身邊,如果存在這麼一個謀略非凡之人,她能洞察帝王心中所思,熟知帝王統禦之術,甚至連國家根本國策都是由她那不世出的腦袋想出來的,她甚至能用她那無雙的智計輕易的就算計帝王,說服帝王。
試想,這種感覺對於一個帝王來說無疑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恐怖,彷彿自己隨時都有被人算計的危險。
像這樣能夠超出帝王掌控的驚世人才,其命運,也必將鏟除在帝王的自尊心和自覺性之下。
你什麼都沒有做錯,你只是太有才了,有才到讓我不安,所以你必須死。
這便是一個帝王的心態。
所以當忽必烈完全接受了她的進言之時,也正是忽必烈起了殺心之時。
王道一很快就想通了這一點,所以她只覺心中冰涼一片。
她彷彿一瞬間卸下了所有的緊張。
顯露出使命完成後的釋然。
沒有提問,沒有反抗,只平靜的注視著忽必烈。
忽必烈見她這副樣子,不由笑道:“道一先生果然夠聰明。”他的彎刀又朝她的脖頸近了一分。
王道一默默低下了頭。
就在他正準備一刀削下她的腦袋時,忽然之間,有清澈的液體滴在了他的刀背上,一滴一滴的,不用去觸控就知道那一定很冰涼。
忽必烈愣住了。
王道一竟然哭了!
那是一種無聲的哭泣,唯有淚水一滴滴的滴在他彎刀的刀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