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幾人,誰都不知道這個中關系,王道一是全場唯一的知情人。
王道一正是因為知道了這些情節,才會在包惜弱到場時心有感慨。
極目看去,滿場都是命運的無常啊!
那繡轎在場邊停下,只聽轎內一個女子的聲音說道:“怎麼跟人打架了?大雪天裡,也不怕著涼!”
穆易聽到這聲,有如身中雷轟。王道一轉眼去瞧穆易,果然看到他神情驚愕的僵在原地,不禁低嘆一聲,暗暗搖了搖頭。
小王爺停下打鬥,走過去道:“母妃,我沒事兒。”眼見那轎中伸出一隻手,拿著絲帕,拭去完顏康額上的汗水,又縮了回去,只剩轎前一張暖帷,帷上以金絲繡著幾朵牡丹。
一名王府隨從拾起小王爺的錦袍,對郭靖罵道:“小畜生,這件袍子給你弄成這個樣子!”說著拿起藤條往郭靖頭上打去。
郭靖夾手奪過藤條在他身上刷刷刷連抽三下,喝到:“誰叫你亂打人?”旁邊圍觀百姓見此,無不暗暗稱快。
小王爺大怒,喝道:“你還要猖狂!”說著又沖上去打了起來。
那王妃連聲喝止,小王爺似乎對母親並不畏懼,還頗有點恃寵而驕的感覺,回頭道:“母妃,你瞧我的!這鄉下小子到京城撒野,不好好給他吃點苦頭,只怕他連自己老子姓什麼都不知道!”
王道一聽了完顏康這話差點笑出聲來,心道:“你才是連自己老子姓什麼都不知道的那一個吧!”
兩人拆了幾十招,小王爺有意賣弄,身形飄忽,掌法靈活。王道一卻一眼看出他華而不實,花拳繡腿。
而那穆易自從聽了那一聲後,便直直的望著轎子,身子如泥塑般釘在地下,於場上打鬥也不加理會。
臺上二人鬥了一陣,黃蓉與候海通又一逃一追的奔來。
這次候海通頭發上插著一個老大的草標,這本是出賣物件的記號,現下插在頭上,便是出賣人頭之意,顯然是受了黃蓉的戲弄,但他卻還茫然不覺,只顧著發足急追,後面的黃河二鬼也不知去向,想必都是給黃蓉不知道打倒在哪裡了。
樑子翁等無不納罕,都猜不透黃蓉究竟是何等人物,眼見候海通奔跑著實迅捷,卻始終是追不上這個衣衫襤褸的孩子。
王道一向那便遙望一眼,見黃蓉安好無事,也就不去管了,把目光又放回了臺上。
臺上的兩個少年拳風呼呼,掌影飄飄,各自快速搶攻。眼看事態越來越急,兩人都是打紅了眼。完顏康回身從旁邊金兵手中搶過一柄鐵槍,挺身刺去,小王爺刷刷刷連環三槍,槍法竟是純熟之極。
王道一眼睛一亮,心道:“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楊家槍法?”
《九陰真經》中也載得十幾種精妙槍法,卻沒有這一種。王道一見完顏康使出這種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楊家槍法”,職業病又開始作祟了,認真的緊盯著完顏康的手法身法,細細分析起這套槍法的奧妙來。
只見完顏康抖動槍杆,朱纓亂擺,刺、紮、鎖、拿、盤、打、崩,招招狠辣。把臺下的王道一看的興致勃勃。
這路“楊家槍法”是楊家的獨門功夫,向來傳男不傳女,從唐朝一直流傳下來,當今天下已經少有人會,屬於一種快滅絕的功夫。這路槍法其實並不有多精妙,比起《九陰真經》中的槍法還差上一些,但貴在其歷史價值。
王道一認真瞧著,對於其中巧妙之處,不禁暗暗贊賞。
郭靖也一把撈過旁邊的那杆“比武招親”的大旗,格開鐵槍,一招“撥雲見日”挺桿直掃,隨即使出了大師父柯鎮惡所授的杖法與完顏康拆鬥起來。
兩人動上了兵刃,打鬥更加激烈。
王妃掀開轎簾,看見臺上情景,一時嚇的心驚膽戰,忙叫道:“住手,別打啦!”
六王爺幕僚中有個叫彭連虎的江湖豪傑,聽到王妃發話,大踏步上去格開了二人,將完顏康拉過一邊,然後緊接著直攻郭靖面門,口中說道:“小王爺,就讓我給你料理了吧。”
王道一心裡一驚,彭連虎這一招著實狠辣,眼看郭靖就要有性命之憂,她正準備不顧暴露身份的飛身上去解救。就在這一瞬間,人叢中突然一人喝道:“慢來!”
一道灰色的人影倏地飛出,一件兵器在空中一揮,彭連虎的手腕已被捲住。那人左手將郭靖一帶,向旁躍開一步,頃刻間化解了這場危機。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猜猜,誰來了?
王道一茫然不解):黃蓉不是說她不去南方嗎?怎麼又南下到了京城?
黃蓉:還不是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