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娘面前,談不上害羞,劉芳十分冷靜的聽她娘講。
“乖女,咱雖說不是特別看重人家境,但娘想著男方還是要有點家底才好。娘一共給你找了四家,你好生聽聽,看有沒有看得上眼的。”
說完,看了劉芳一眼,對女兒的淡定十分高興,繼續道:“第一家就是村東頭的周老漢家,家裡有十畝水田,二十畝旱地,他們家的那個小兒子周玉,人長得精神,又得周老漢兩口子疼愛,周婆子人精明又拎得清,兩個妯娌雖有點小心思,但還算好相處,你看怎樣?”
劉芳算是認識周玉的,人還行,可總差點什麼。於是道:“娘,那其他幾家呢?”
“第二家就是石匠鄭家了,他們家有五畝水田,二十五畝旱地,兩個兒子。娘要說的就是他們家的小兒子鄭小石,那小夥子有一股子力氣,人能幹,聽說一個月能掙個五六百文,就是有一點不好,鄭石匠的大兒媳是個刻薄的,要是分家的話,倒也不影響什麼。”
李春華停下喝了口水又說道:“第三家就是張家的二兒子鄭雲飛,他們家比我們早來幾年,家底也不錯,鄭家三個兒子,大兒子早娶妻了,現在就剩下二兒子和小兒子了,鄭雲飛在縣城的陳家糧油鋪子做小夥計,一個月能拿個五百文,也不少了,不過那鄭婆子偏疼小兒子,娘倒不是很喜歡這家。”
劉芳也在細細思辨,“那,娘,第四家,是哪家啊?”
“哎,就是離咱家不遠的陶大富的弟弟陶大貴,本來娘是看不中他們家的,不過娘看那個陶大貴人憨厚老實,力氣大不說,幹活也賣力,陶大富那個媳婦金三娘,人雖然潑辣,但是娘看得出來,兩口子心眼都好,把陶大貴這個弟弟也算是當兒子養的,就是沒爹沒娘,估計也分不到什麼家産。”
陶大貴,她認識,看他的眼神,那人應該是很喜歡她的。陶大貴長得高大,性子憨厚,力氣算是村裡出了名的大,人也聽話,其實比較適合她這種有點強勢的人,要是嫁給他的話,應該很好拿捏。
沒有多少家産也沒什麼,她有十三畝旱地,到時候再買五畝水田做陪嫁,也算不錯,沒有公公婆婆也好,一嫁過去就能分家,這麼一來,倒也不錯哈。
“娘,你看陶大貴怎麼樣?”想聽聽她孃的意思。
李春華沒想到女兒會先看中陶大貴,要她說,就屬這人家境最差,“乖女,你咋先選上他了?娘看那個周玉就不錯,小夥子勤快又精明,周老漢兩口子又是好相處的,要是成親了,還能幫襯你們呢。”
“娘,可不是什麼婆婆都像您這樣明事理的,我想著陶大貴沒有雙親也好,就一個哥嫂,少扯皮,也少拖累。嫁給他,關起門來就能過自己的日子,也算不錯了。”
閨女還是太年輕,“乖女啊,話是這麼說,可你是我生的,娘還能不知道你,一個家裡,家務活可不少,要是你們兩個人過日子,外面的活計他做,可家裡的活計都要你來做啊,那不得把你累著了。就是以後你生了孩子,那誰來帶?娘可捨不得你辛苦,所以啊,還是要找一個有親娘在的,多少還能幫你們分擔一下。”
這倒是個問題,她算是非常瞭解自己的,人實在是有點懶,照顧孩子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這事得好好想想。
“不過,娘啊,我還是覺得陶大貴要好一點,人老實憨厚,性子直,雖沒什麼主見,可甚在聽話,看他哥,就知道他也是疼媳婦兒的人。本來他家就弱勢,要是咱兩家結親,他家也不敢對我怎樣,相反,還得捧著我。至於外面的農活,可以請短工嘛,也要不了幾個錢,家務活的話,他大哥不是有三個閨女嘛,只要我隨便教一點繡花的手藝,吃住又都在我家,他大哥他們肯定願意讓女兒來家裡幫我,倒也不累。”
其實她對陶大貴還是有點好感的,之前她上山去採菌子,有過幾次接觸,她能感受到陶大貴眼裡炙熱的愛意,在這裡沒有喜歡的人,嫁給一個愛自己的人,也算不錯。
“這樣看,陶大貴也不錯,娘是相信你的本事的,那娘在著重試探他一下,要是經過了孃的考驗,那娘就認可他了。”
“也行,但,娘啊,你可要小心一點。”
“娘辦事兒,你還不放心?”
這幾家子,李春華其實都看不上眼,但造化弄人,哎,歸根結底呀,這女人呀,還得有心計本事,能把得住男人,其他的倒還好說,這麼一想,陶大貴還行。
作者有話要說: 選夫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家比較看好哪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