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四個月,終於到了臨海府城了,劉芳他們在城門口就與商隊分開。
臨海府很繁華,城門簍子又高又大,比廣陽郡大多了,來來往往的人不少。
“現在時候還早,咱們再找找人,早點趕到江漳縣去。”李春華那小姐妹一家是江漳縣江安鎮流水村人。
“娘,那我和大哥他們去費管事介紹的地方去問問,看有沒有商隊是去那兒的。”
一路走來,劉存志早已不是吳下阿蒙,油滑的天性開發的徹底,行事也大方,有理有度有節,是個辦事的好手。
“行,那就去問問吧!小心點,別生事。我們就不去了,在這裡等你們,早點回來。”
“知道了娘奶。”
一下子去了六七個人,沒去成的小輩像劉永金這樣的,都羨慕的望著他們的背影,他們也好想進城看看。
四個月的長途跋涉,再加上商隊漢子的言傳身教,他們也長進不少,對繁華的地界很是嚮往。
“行了,看什麼看,趕緊把車上的東西看好,別丟了。把娃也給我看緊了,現在柺子多,別一不留神讓人給拐走了,到時候哭都沒地方哭。”李春華神色嚴厲,謹慎地叮囑。
眼看著就要安定下來了,這時候可別出紕漏,不管是什麼事,都夠讓人煩的。
劉存志他們一行人一人交了兩文錢的進城費,就往裡走。一路上問了不少人,終於找到了那個叫陳氏糧行的地方。
自打進了城,他們眼睛都沒歇過,好多東西見都沒見過,最神奇的要數那些洋人,個子高高的,眼睛也跟他們不一樣,頭發顏色也奇怪,以後再跟人侃大山,都有說頭了。
“這位後生,你有什麼事?”陳管事已經六十歲了,叫劉存志一聲後生也無不可。
“您就是陳管事吧!”劉存志拱手作揖,“我叫劉存志,是費管事介紹我到您這邊來的。”
陳管事恍然大悟:“哦,是他啊,怪不得你一進來就說來找我。”說完笑了兩聲,“你這後生,來找老夫是有什麼事嗎?”
劉存志看這人笑眯眯的好脾氣的樣子,也不拘謹,直言道:“我就是想託您問問,您家有商隊要去江漳縣嗎?我們一家子要搬去江漳縣,想找人搭個夥,也不需要怎麼照顧,肯讓我們跟著就行了。”
陳管事略微一思忖問道:“你家有多少人?壯年男丁有多少?外面的那幾個人是你家人?”
劉存志笑道:“外面都是我兄弟侄子,我們家男丁大概有個十幾二十人,都有一把子力氣。”
話音剛落,陳管事就笑了,立刻應道:“我這兒明天辰正就有一隊人要去江漳縣,你們明天在東門口等著,我現在領你們去見見人。”
說完,把門口的劉存孝等人叫了進去,一行人進了後院,同時店裡一個小夥計也出門去了。
陳管事打理商鋪多年,一直謹慎精明,光是幾句話是打動不了他的,要去費家商鋪找費管事核實一下情況,他是知道今天早上費家商隊進城了的。
不過在他看來,這事應該是真的,這些人一看就是農家漢子,口音也不像他們這邊的。
當年太、祖平定天下後,一連發了八道大令,其中一道就是要求國土所及之處,必要人人皆說官話。
那時臨海府還是一個半開化之地,這個府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從其他地方遷來的,後來朝廷大力發展海上貿易,他們這個地方就發展起來了,現在已經算是比較繁華的府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