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一個朋友,以極低的價格賣各類仿製品。
他理直氣壯地對我說:我並沒有用真品的價格去欺騙買家,你不能說我賣的是贗品。
我說,是不是贗品,得真品說了算。
他說他回頭打一個電話,問一問真品的意見。但我一直沒有收到他詢問之後的答案。
·
2
真品在觀察著贗品的複製速度。
贗品越多,真品標籤上的價碼就變化得越快。
當然不能讓贗品淹沒了真品,這是所有真品達成了共識的底線。
·
3
贗品四處邀功請賞。
一些真品躲在角落裡,渭然長嘆。
而另一些真品開始學著贗品的模樣,把自己精心打扮。
·
4
真品邀請無數的贗品,為自己出具了一張又一張“我是真品”的鑑定證書。
不甘寂寞的真品終於發現,讓贗品去鳴鑼開道,這一筆買賣很是划算。
·
5
真品的死亡,讓贗品痛不欲生。
從此之後,贗品的雄心壯志,再也沒有任何挑戰。
在真品的告別儀式上,眾多的贗品聚集一堂,談論著贗品的孤獨,是一篇不知該如何收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