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網冠軍費德勒)
1900年,21歲的美國網球運動員戴維斯,為了推動現代網球運動的發展,捐贈了一隻黃金襯裡的純銀大缽,名為戴維斯盃。它後來成為國際網壇聲望最高的男子團體錦標賽的永久性的流動獎盃。每年的冠軍隊和隊員的名字刻在杯上,當1920年刻滿名字後,戴維斯又捐贈了一隻墊盒,以後又增添了兩隻托盤。[3]
1904年,澳大利亞草地網球協會成立,並於1905年開始主辦澳大利亞錦標賽,設男子單打、男子雙打兩個專案。1922年又增加了女子單打、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三項。法國網球錦標賽、英國溫布林登網球錦標賽、美國網球錦標賽和澳大利亞網球錦標賽合在一起是世界上最有聲望的“大滿貫”網球錦標賽。任何一名選手或一組雙打選手能在同一賽季中,贏得這四個錦標賽的冠軍時,便獲得“大滿貫”優勝者的榮譽。[3]
1913年3月1日,由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的網球協會代表,在巴黎成立了國際網球聯合會itf),協調國際網球活動,安排全年比賽日程表,修訂網球規則並監督它的執行。
溫網冠軍費德勒)
溫網冠軍費德勒)
1919年,抽籤採用“種子”制度。1927年,英國首創無縫網球,使球速加快。1945年至60年代,網球趨向職業化。1963年開始舉辦女子團體賽——聯合會盃賽。1968年溫布林登首先實行不區分業餘選手和職業選手的參賽制度。1972年,國際男子職業網球選手協會成立。1973年,國際女子網球協會成立。[3]
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運會上,網球的男子單打與雙打被列為正式比賽專案。後來,由於國際奧委會和國際網球聯合會在“業餘運動員”問題上有分歧,已經進行了連續七屆的奧運會網球比賽專案被取消。直到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上,網球才被列為表演專案。到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上,網球重新被列為正式比賽專案。[23]
公開賽史
公開賽時代開始於1968年,當時的四大滿貫達成協議,
允許職業選手參加比賽,和非職業選手共同競爭。自此,透過打網球來獲得收入成為了可能,第一屆成為公開賽的大滿貫比賽是1968年的法國網球公開賽。
計分溯源
因為最原始的網球運動是起源於宮廷之中,所以計分方法就地取材是可以理解的。他們拿可以撥動的時鐘來計分,每得一次分就將時鐘轉動四分之一,也就是15分a arter,一刻),同理,得兩次分就將時鐘撥至30分,當然一切都是以他們的方便為基礎。這就是15分、30分的由來。[3]
至於40分,它比較怪異,它不是15的倍數。這是因為在英文中,15分唸作\”fifteen\”,為雙音節,而30分唸作\”thirty\”,也是雙音節;但是45分,英文唸作\”fortyfive\”,變成了三個音節,當時著英國人覺得有點拗口,也不符合\”方便\”的原則,於是就把它改成同為雙音節的40分forty)。這就是看來不合邏輯的40分的由來。雖然這樣的計分方法看來有些奇怪,但還是依循傳統沿用至今,畢竟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這種來自宮廷的計分方法。[3]
協會編輯
itf
國際網球聯合會internat
國際網球聯合會標誌
國際網球聯合會標誌
iona tennis federation,或簡稱itf)是世界網球運動的最高管理機構。由210個國家或地區的網球協會構成。[4]
1913年3月1日的法國巴黎,12個國家的網球協會進行會議建立了國際草地網球聯合會internationa an tennis federation)。1924年頒佈了國際網球規則,1977年由於網球不僅在草地上進行而改名為國際網球聯合會。[5]
最初國際網球聯合會的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後遷至英國倫敦。
atp
職業網球聯合會標誌
職業網球聯合會標誌
職業網球聯合會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s,或簡稱atp)的目標是保護男子職業網球運動員的利益,成立於1972年9月。自1990年起,該組織舉辦男子職業網球的世界範圍巡迴賽,該系列比賽最初被稱為atp巡迴賽atp tour),2009年起更名為atp世界巡迴賽atp ord tour)。這一巡迴賽制度取代了1990年之前的網球大獎賽grand prix tennis tournaents)
喜歡[綜]蝴蝶效應請大家收藏:()[綜]蝴蝶效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