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所有人剛剛經受了那種恐懼,有著報復心理的加持,大家都是欣然同意。
其實就算有人不同意也沒用,大部分人都已經受夠了混亂,迫切的想回到秩序中,哪怕這種秩序非常的絕對,這還反而更給了其某種安全感,使之不想逃離。
而剩下的那一小嘬,就算是心中不願,也只能乖乖的走上天平被稱量。
有問題那就連同著因為之前混亂而死的人一同燒了,沒有任何的糾結。
而經過梳理卻是發現城東不愧是神賜之地兩處僅有的富裕之地,無數人期盼想要前往的聖土,一翻下來被清洗的人數遠遠的低於之前在城北所處理的,不愧於之前之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也有可能也是城東本身的人數就少於城北的原因。
完成了清洗後,剩下的沒有問題的良善之民便直接被納入運轉不停的城北體系中,一旁的刀火血腥還未散盡,喊殺聲還隱約可見,就已經被組織起來恢復了生產。
不浪費絲毫的時間與人力,也不給其絲毫胡思亂想的機會。
就這樣,城西的那幫商行貝奴們,精調慢燉的做好了一碟菜。
剛聞到了味,還沒有入口,便被城北的餓狼搶先挑出了一筷子肥肉。
不過雖然一塊肉從碗裡飛走,城西卻也沒有賠掉所有。
就在元始神教大舉進攻城東的時候,城西的勢力也是立刻朝著城南進發,因為混亂並且神靈已斃的原因,也是沒有費多大功夫就將城南掌控在內。
同時這也是元始神教能夠輕鬆的拿下城東的最主要原因。
互相算計的兩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或多或少的最後都賺到了不少,唯有城東的武士會與城南的諸多邪教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分割了個乾乾淨淨。
其實真算起來,元始神教更想要的是城南,因為同樣是邪教的地盤,可以更加輕易的皈依,而且城南和之前的城北一樣擁有著巨大人口,能夠發揮出更大潛力。
而城東之於城西本來就是一脈相承,就是為一體,對於其而言自然也是更加的容易控制,東、南兩地意屬於何卻是不必多說。
只是世事總是無奈,因為中間擋了個城中的原因,元始神教無法飛過去,只能選擇城東,同樣也是因為此城西那邊便也是沒得選。
反正無論怎樣的糾結算計,經此一事,整個神賜之城便真正的進入到了兩家並列的時代。
東北方向的元始神教,無數人在同一個意志的主導下,融為了一體,他們砸爛一切,推翻一切,然後沿著既定的道路與規劃,轟轟烈烈的搞建設。
另一邊,西南方向則是歸於“四方商盟”所有。
“四方商盟”就是原本歸屬於四大家族的商行共同所組成的一個聯盟。
之前的貝奴門以“貝”為根基,透過大小商行暗中掌控著商城,現在受到元始神教的衝擊,打算換一個模式,擺明了車馬正面相抗,如此自然也是需要由暗轉明,立下一個旗子好增加凝聚力。
如此“四方商盟”便應運而生了,“四方商盟”盟主是“武宗”。
沒錯,就是這傢伙。
之前武宗聯合妖族虎統領以及萬寶樓李掌櫃,一起設計圍殺張寶仁,然後被張寶仁反手擊潰。
之後因為張寶仁的手下留情,其便逃得了一條性命。
張寶仁如此可不是因為念舊,而是覺得這傢伙有著一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氣質,想著讓之再去禍禍一下那一幫貝奴。
武宗這傢伙的運氣也不知是該說好,還是不好,雖然被張寶仁放過,但是在逃走之時迎面便撞上了趕來的第一神將,結果被已經重鑄心靈的第一神將給順手摧殘了一遍,身與心都遭受了一次重創。
本來以為這傢伙就此便廢了,但是在其連同著武士會的一些殘餘逃到了城西之後,因為不知什麼原因又被那幫貝奴所以看中,然後轉眼便從一個喪家之犬,變成了一個比之前武士會更加龐大的勢力“四方商盟”的盟主。
當然只是名義上的。
實際上那“盟主”也就只是一個明面上的管事,四方商盟真正的主人,真正的掌控者還是以四大家族為首的貝奴們。
在張寶仁看來,其實就還是之前那般,換了一層皮繼續藏在陰暗中食腐的老鼠罷了。
除了“四方商盟”這個換皮不換藥的統治者之外,其統治下的百姓們則是遭遇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法”終於降臨,無數人在混亂與絕望之中找到了一個擁有一切的完美世界,“極樂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