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天下中,對法寶器物最為熟悉瞭解的存在便是靈寶學派的道士了。
而張寶仁因為之前的不壞金鐘與靈寶學派的本命法寶有所相似,想要融其道果,更進一步,所以還專門對此瞭解過一二,因此與此道也算是有所熟悉。
在靈寶學派,也可以說整個道士的法寶體系中,所有的器物可分三個等級,符器,法器以及最終的法寶。
靈寶學派的十大法寶便是最為經典與強大的十種法寶器物。
但這是道士體系,還有些東西卻並不被這一體系所包含。
據傳說這個世界中存在著一些擁有翻天覆地之力,每一個都是唯一的,絕無僅有的,都代表著某種根源之力的器物。
這些器物每一個都擁有著遠超於法寶的力量。
據傳靈寶學派誕生的根源就是與此有關,正是古老道士們見到了那種強大的力量,所以便進行著模仿,想要求得一絲不凡之力,否則為什麼是‘器’而不是其它。
雖然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為真,但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法寶”和那種傳說中的‘器’早已經不盡相同。
一種是更為純粹的“器”,或者說是“道”,而本命法寶則相當於道士修行求道之後而結出的道果,兩者之間不能單純以強弱高低來論。
就好像張寶仁的“滅神鍾”,肯定是遠沒有“命燈”厲害,但要說對於他的重要性,卻是不必多言。
根據張寶仁所看到的記載,道士們將那些傳說中的‘器’總稱為“至寶”,當然各也有名稱,如輪迴盤,赤凰爐,鎮界碑,虛樹,煉仙葫…
“命燈”就在於其列,而且還是其中較為強大的一個。
要是那書上沒有胡說的話,只要將此燈掌握,別說是當作底牌,面對‘貝’護佑住自身及麾下,或者是作為某種威懾。
張寶仁甚至可以考慮直接提著燈,將那幫傢伙連同著其存在的痕跡一同燒死,真正的燒死!
這讓張寶仁怎麼能不激動。
不過在激動之餘,也不由而強行收束雜念,鎮定起來,畢竟現在也只是聽其所言,連個影子都沒有摸到。
要是最後鬧了個烏龍,也是白高興一場,這種情況的可能也不是沒有,甚至還是非常大的。
張寶仁深吸了兩口氣,強作鎮定的朝著虛空道,“我目之所視,九天之上,恆沙之內,大千小千,有間無間,皆是隨意可觀,但卻見不到那盞燈影?”
“還請吾主告知此物存在於何處。”
元始天尊曰:“那燈不在現實,不在虛幻,不在一切存在之所,自然一切天眼都無法洞察。”
“唯有以神力為餌,慢慢的探索,才能夠感覺到一絲痕跡。”
“神力…”
張寶仁在「請神」大成之時,便融合了那絲元始神力,元神自然也是含有那種特質的,甚至按照他對於神力的揣測,只要修成神通本身自然便會擁有神力。
只是面對“命燈”這種危險的東西,直接用自己的力量還是有些不太妥當,太危險了。
張寶仁略作一想,便朝著元始天尊虔誠道,“還請吾主天尊垂憐…”
隨著乞求之聲,便有絲絲晶瑩剔透,帶著至高至聖波動的神力於虛空中垂下,穿過了五彩靈石,沒入了被封印的小姑娘“任婷”體內。
張寶仁伸手一攬,便將這道神力抓住,識海中的元神將天書護在身前,同時依靠著自己與手中神力同源的波動,融入其中,細細的感知探索著…
開始與此前天眼所見沒有任何的不同,甚至還遠遠有所不如,神念就像是被裝在水缸裡的小魚,在虛無中沒頭沒腦的遊動著,什麼都感覺不到…
但就那麼等待了片刻,忽然間便感覺到了一絲微不可覺的波動,心臟不由得隨之而一跳。
然後神力伴隨著念頭便不自覺的朝之融了過去…隨著一陣無意義的過渡,虛無中漸漸的出現了一抹星光,近來卻發現那是一點燭火。
火光微微的一閃,神力與念頭便同時沒有了知覺。
但在最後的意識中隱約間看見有諸天神靈在朝拜,在訴說著種種讚歌,又好像是無盡神靈在哭泣,在被燃燒,所有神骸上燃燒的火光匯聚成那一點微弱的燭火。
藉著那點火光,照出了其下一盞模糊的看不出具體樣子的燭燈。
一切都彷彿夢幻一般,恍然間意識便回到了現實,塔頂,晶石,任婷…一切又如之前沒有絲毫的變化。
如果不是那絲神力不見了蹤跡,以及心中確實少了一點念頭。
張寶仁顧不得其他,努力的回想著最後所見到的那一盞一閃而逝的燭燈,雖然看不清具體的樣子,但給人的感覺卻是應該懸掛在天地間最高,最核心的地方照亮一切。
這和書中所記載的,“命燈”中的某一盞有著相同的特質。
沒錯,“命燈”非是一盞,而是一共有九盞,正所謂活著是病,死了是命,九盞命燈分別針對世界萬物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