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無數種不盡相同的香味,帶著無數種不盡相同,卻又似是而非的糾結一同在心中升起。
張寶仁整個人的意識好像被分成了數百成千份,心念糾結成了一團亂麻,一團漿糊。
但卻又有一種特別的規律在其中串聯著,讓之不至於真正的混亂失衡。
同時,早已經琢磨了無數遍的「千思百轉」神通的種種秘要、經義自然於心中浮現,並且運轉修行了起來。
然後就忽然發覺本來一直阻礙自己的關隘,沒有任何遲疑的便被洞穿,對於神通的理解與修行大步向前著。
可心靈思緒卻好像更加的亂了,整個人被分成了數百個相同卻又不同的存在,無數個不同的“張寶仁”在心裡胡思亂想著。
接著一道香味於亂成一團亂麻的心中浮現,香味無甚特殊的但每個念頭所“聞”到的卻都是不同。
或是淡雅的,會心一笑的…
或是羞澀的,變化不定的…
或是矜持的,渴望期待的…
或是熱烈的,難捨難分的…
…
但所有味道都擁有著一種同樣的韻味,分而又未分,合而又未合,妙不可言說。
因為這這一點共鳴,混亂的念頭慢慢被理順,雖然依舊“混亂”,但卻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平衡。
最後一切又歸於一點…
同時,現實中張寶仁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會意之笑。
下一刻,整個人變便自屋中忽然散開,變成了一縷縷神光閃爍晶瑩剔透的靈光。
靈光流動間便穿過牆壁,自屋中消失,轉瞬而來到了遠離住所的“歸一神塔”第七層,於此又重新聚成一團,再次化為了一個穿著黑色神袍的神使張寶仁。
「千思百轉」至此而大成。
張寶仁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就近在水晶燈下的方桌旁坐下,思索著此神通大成後的變化。
這門神通大成之後,不出意料的便是打破了小成時“一心二用”的限制,變成了“一心五百用”。
準確的來說是“五百三十”,雖然不如神通之名的千思,但百轉卻是綽綽有餘了。
不過聯想到張寶仁此時已經修成了十幾種神通,特別是還有著數門“神”屬性神通的積累,本質早已經遠超凡人,因此那「千思百轉」應該只是一個龐大數量的比喻。
要是開始修行這門神通,張寶仁敢肯定絕對沒有可能達到五百之數,就算五十、十都難。
以此而看,卻可以將這心念之數當成現在的法力或者說力量的計量之數。
之前張寶仁對於自身法力靈光的計量,是以自己所得到的第一件地府制式符器“廣元浮塵三型”,全力以赴的使用作為基礎單位。
非常的粗糙,非常的不準確。
在開始境界粗淺時這還勉強能用,但之後隨著境界高深,因為幾種特別神通的作用,特別是那幾門與“神”有關的神通加持。
靈光恢復力大大的增強,最後他甚至已經可以無間斷,無限的使用符器,但卻又不能說靈光就是無限的。
那用作計量的靈光點數,已經不能再給出明確的指導作用。
其實那本來就是非常隨意的權宜之算,之後不好用了張寶仁也就不以此而算了。
旁的道士自是也有自己的一套更為準確的計量方法,但因為張寶仁的核心修行體系於此世道門還有所不同,直接用此世中的計量方式也不算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