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寥寥數筆的冰冷文字,在那隻言片語間感覺到了血肉。
這時卻是要說明一下,為什麼過了這麼久了,張寶仁卻還需要在任務前臨陣磨槍。
對於這個世界的瞭解還是這麼的‘淺薄’、‘無知’。
這可不是因為他太懶,實在是這個世界中需要了解的,更加重要的知識太多了。
特別是那些神通妙法,那些真正的代表著某種大道至理的無窮符文,真的是牽扯了他太多的精力。
除了那些經典的必然要了解的常識,心思一直在這上面。
肉還沒吃完實在捨不得喝湯。
此前「元神」剛大成的時候,心靈意識得到了昇華,張寶仁曾想過將整個藏書閣給背下。
如此不說成為萬事皆懂的人形藏書閣是多麼的方便。
最主要的這得是多大的底蘊,無數人的智慧精華,一界積累,天地至理,大道真言…盡歸於一心。
這豈不是爽哉美哉…
然後他也確實這麼做了…
元神思維運轉,記憶容量都遠勝常人千百倍,一念不忘,再加上那如同意識傳輸的玉磚玉簡。
按理來說記下一個藏書閣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當他剛看完一個書架就感覺不太對,轉念一想,瞬間就發現自身的情感好像變的淡了一點。
當下便心裡一驚,趕忙快查詢其中問題,最後在這藏書閣中找到了關於這種情況的記載。
此種情況並非只有他出現,以前也出過類似的事例。
道士們將此種狀況謂之曰:“化道”
其根源自於元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於一些資訊知識,普通的人要想學習是需要不斷加深,反覆記憶的。
並且其記憶本身是模糊的,是需要邏輯,需要慣性的。
對於普通人而言忘記是一個非常簡單,並且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是元神成就之後卻是可以真正的過目不忘,一念不忘。
無論是多麼細微,多麼久遠的記憶,一想即會回憶起來。
且其的記憶也並非是線性,而是為混沌。
這相比於普通人確實是一種本質的提升,但是…提升的太過了。
短時間獲得大量的深刻且複雜的知識記憶,會對原有的記憶造成擠壓。
源於記憶的種種情感會被攤薄,嚴重者會崩滅感性。
變成一個與道相同,冰冷無慾的真正“道人”。
不過‘無情無慾’也代表著‘無煩無擾’,擺脫了“人”這種低階生靈而有的淺薄感情,只餘下純粹的理性。
就好似解脫了束縛,能夠將元神的所有潛能揮發出來,會全方面的,遠遠的超出普通道士不少。
這般看來,也難說“化道”是劫難,還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進化。
只是張寶仁還暫時還不想太上忘情,剝離感性化道而去。
而同樣的,此世內的道士們也都是如此。
可能人的劣根性實在是太重了一時還擺脫不了。
一般這種“常識”,成就真人之後就有前輩或同道告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