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是因為武道昌盛,武功之法包羅永珍,達到了後天之事填補了先天缺陷的程度的原因。
究其所以,還是無法扭曲其不協的本質。
而且這些“天賦異稟”之人在武者武師,初入武道的時候可以佔盡優勢。
但當到達一定的程度,身上的缺陷就會暴露出來,化為不可逾越的鴻溝。
而為了彌補這一缺陷,為了改易根基,為了讓身體更加的和諧圓滿。
武者們便尋求天神液,讓身體再次生長。
在一個成熟的,堅定的,對身體十分了解的意志的主導下再次生長。
從而成就最上層的根骨,讓身體圓滿無缺,可以適應於所有武功。
但是這樣的堪稱武道聖體的身體,這樣作為武架子的跟骨就是完美的嗎?
粗看確實是圓潤無缺。
但是更加細微的地方呢?
佈滿全身的血脈、經脈分佈真的足夠和諧完美嗎?
血液是否暢通無阻了?
經脈是否有著糾結壓迫?
筋膜骨肉之間的比例是否合適?貼合的是否緊實?
五臟六腑的大小、排列位置是否恰到好處?是否會對其它造成影響?
這些先天而生出的,存在於細微處的情況,對人體的影響不大。
但同樣的也是很難改變,哪怕有著天神液存在。
而無法將這些細微之處都調整至最恰當最合理的狀態,就算不得最“正”,算不得完美。
這一次所出現的新神通就是專注於人體,其作用就是改易其形,將之調整至完美圓滿。
這門神通名曰「胎化易形」
…
張寶仁的肉身境界是為人體極限,這是在「降龍伏虎」小成之時所成就的。
因為身體是由神通的那一絲本源之力催發,又有著武道大師的境界加以調節。
所以雖然沒有從小進行有規律的,正確的修持。
但最終成就卻也是絲毫不差。
張寶仁對此一直是略有得意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是在得到「胎化易形」,參悟了這門神通中所記載的無數關於人體的知識之後。
隨著對於人體的理解更為細緻深刻,本來還覺得不錯的身體,這時看來怎麼看怎麼粗糙,怎麼彆扭。
也不是弱,人體的本質就是那樣不開神藏再練也練不到哪裡去。
他的身體確實都被錘鍊通徹了,但是給人的感覺…
怎麼說呢……說一句不太正確的話,就好像是看見一個畸形人的那種彆扭、醜陋感。
因為對於常規意義的美的傾覆,對於認知,對於“我”的扭曲,從而帶來的一種不適感。
“這就是真正的我嗎?簡直是太醜…太醜了…”
感受著自身內外一切種種,張寶仁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心臟上的一個主脈偏了一點,無法將本身作用發揮到最大,需要修正…”
“雙腎的位置要移動些許,不是位置偏了,而是相比於其它臟腑不太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