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道士體系的各階名稱,乃至於各大階位本身的確定,就有受到種族飛昇這一計劃的影響。
種族飛昇計劃雖然失敗了,但其卻在人族,在推行此計劃的道士身上留下了深深的,不可隱沒的痕跡。
特別是丹鼎學派的道士。
作為此計劃的核心主導者,他們甚至可以算是種族飛昇這一計劃的殘留餘燼,是其存在過的最有力證明。
丹鼎學派在“金丹”、“真人”之後的修行,就是根據一部分種族飛昇遺留下來的理念…
以自身無數年來對於人體理解,加上了武者與神靈之助,最終創造出來的一個名曰“聖胎”的神通。
所謂“聖胎”指的並非是金丹破碎之後成就的胎兒、小人。
而是肉身,驅殼。
“聖胎”是丹鼎學派道士所設想的一種完美的肉身。
這裡指的並非是武者、武師…武道中人只是將人體磨鍊至極限,而並非完美的“人”。
丹鼎學派的道士所設想的“聖胎”,是一種從本質上超越了人體,但又具備著人體特徵的…驅殼。
其摒棄了肉身的一切根本缺陷,力量體質乃至於智慧與壽命都有著翻天覆地變化的“完美之軀”。
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聖胎”不需要呼吸,或者說是不需要以尋常意義上的嘴巴來呼吸。
因為以口鼻來呼吸太沒有效率且太過脆弱了,這一理所應當的本能是人體進化的最大制約。
為了解除這一制約與缺陷,道士們透過多年研究,確定了一種在武者中稱之為胎息的高深境界,然後將之化為“聖胎”本能。
在完美的“聖胎”狀態下,人體會和天地形成一種共鳴。
天地為母體,人體好似胎兒,以一種更加緊密的聯絡,透過全身的毛孔來完成呼吸交替。
“聖胎”是為天地之胎。
之所以加一個“聖”字的原因。
是因為“聖胎”下人體不知是太過完美了還是什麼原因,甚至都有了些許靈光化的痕跡。
靈光是一個人心念意識的投影顯化,不過雖然靈光的根本在於精神與靈魂,但是每一個人的肉身都蘊藏有一些靈光。
相比於尋常人,在“聖胎”狀態下人體所蘊含的靈光要多出千百倍來。
丹鼎派的修士們在練出“金丹”之後,又補全了自身完成了“聖胎”,即可成為“大真人”。
“金丹”為寄託意識,滋養元神之神通,“聖胎”為完美之人,完美之軀。
而“金丹”的根本之物“金石”的本質乃是精神與肉體的完美融合。
以“金丹”為核心,可以打破心與體之間的界限。
以神反哺肉身,以體蘊養元神,互相刺激之下雙雙成長晉至某種極限。
之後便可帶來最終的變化。
“金丹”好似滷水一般,以自身本質將壯大的元神與完美之軀融為一體,靈與肉完美如一。
從生命形態上徹底超越了人體的限制,超越了血肉之軀。
同時又完整的繼承了那一種造化之力。
這種境界或者狀態是為丹鼎派道士的天師之境。
而以前種族飛昇的時候,將此種人稱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