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什麼都沒有改變。
無常們也各回各家去了。
至此,張寶仁加入長寧地府後的第二個任務算是完成了。
而當他返回長寧衙門之時,白莫非也帶來了關於‘張忠輝’的最新訊息。
“還真讓隊長你給說著了。”
白莫非道:“這‘張忠輝’還真就是一個劍仙。”
“人間道的修士們在武者之中沒有找到這個名字,但是在道士劍仙之中卻找到了一個叫做‘張忠輝’的人。”
張寶仁沒什麼意外的點了點頭,“說一說這位劍仙吧。”
白莫非深呼了一口氣,然後正了表情,認真說道:“‘張忠輝’,生於第四紀,地府初創之時,是一位我們的老前輩了。”
“同時他還屬於原始劍仙。
是劍仙學派最初的開闢者之一,劍仙的一大奠基之術法‘赤煉手’,即是他所創立的。”
“之所以其名不在後世中廣為傳揚,是因為他在很早的時候,還未真正成長起來的時候就已然失蹤。”
“卷宗中原記載是夭折…”
張寶仁點了點頭,“也就是說這位同樣也是一個因為不知名原因而失蹤的天才道士…”
“同樣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還是說一說這位劍仙吧。”
…
“劍仙”是為道士中的一大體系,其與“符籙”、“變化”、“靈寶”、“丹鼎”、“妖鬼”。
並稱為道士的六大學派,六大道派。
這六大學派各有各的來歷各有各的根源,沒有哪一道是自古就有的,全都是道士們從無到有一點點積累創造而成。
因此各個學派出現的時間自然也不盡相同。
最古老、最原始的道士自然就是符籙學派道士。
其以《大衍求一決》為核心凝成寶籙,昇華意識。
之後不斷向核心符籙中增添符文法術,以一而求全。
大道無窮,符籙道士也是如此。
此為正統之道。
其它各派都是以此為基衍生而出的,可算是同源。
最遲出現的學派是變化學派。
變化學派是這一紀元才真正形成的一道修行學派。
但是新卻並不代表著弱,道士是一年強過一年,一日強過一日的。
對於道士而言新必然勝於舊,道士的各大學派自然也是如此。
變化系學派產生的根源乃是道士們對於天地萬物的理解。
只有無數年的發展,無數年的積累,對於天地萬物有著極為深入極為本質的認知。
如此才可以誕生出一整套完整的變化之法,才可以整合出七十二神形。
變化學派算是道法體系的集大成者。
這也是變化系道士堪稱最強原因。
…
丹鼎學派的根源是第一紀,準確的來說是第一紀中期一位叫作“神農氏”聖皇所創造的《神農百草經》。
當時的人族在自己未被凍死前僥倖點燃了一點星火,使得自身可以在冰冷永寂的黑暗中得以苟延殘喘。
但這時的人族依然有那點星火一般,隨時可被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