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仁自己是如何審視自身的,外人無從得知。
但旁人對於他也自有一番公論。
這幾天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
說八百里城出了一個菩薩心腸的出家人,這人掛單在城南破敗的俗世之中,但卻是一位出塵的仙家。
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人。
你從這位的名號上就能看出來,不壞道人,這就是在說其身心如金剛不朽不壞。
一位眼尖的匠人,偶然間在張寶仁身上瞥見了一抹一閃而逝的金屬光澤後,然後對周圍人言之鑿鑿的說道。
其他人也都信以為真,並將之當做某種小秘密,迅速散播流傳了出去。
金剛不壞張真人!
救苦救世大善人!
這便是八百里城的百姓,特別是這城南西部的數萬人對張寶仁的一個基礎的、共有的認知。
城南出了一位張真人,此道人道韻天成,不好名不為利,就只有一個愛好,那便是喜歡聽故事。
或是悲慘,或是悽凌,或是乏味,或是動人…只要你把你的故事說出來,他就愛聽。
有人說他這是在遊戲紅塵呢…
…
這時,數千人井然有序熱火朝天的勞作的大工地旁…的一個土堆上。
被人們所尊敬的張道人悠閒的靠在一個圓潤的石頭上,看著周圍幾個小孩在那打鬧嬉戲。
因為「斬三尸」大成之後所帶來的恬淡無欲,神清靜明的氣質。
讓人看著就忍不住想要親近。
讓他如同水一般的平易近人。
孩子們的靈覺最是敏銳,哪怕有著家長叮嚀萬囑,要小心,要尊重、敬畏張真人。
但還是不自覺的想要靠近張寶仁。
“張道長…張道長…你是不是有金剛不壞的法力?”
一個看著有著十來歲,衣衫襤褸,滿臉烏黑,一個小乞丐模樣的孩子朝著張寶仁問道。
在他的身旁還有一幫同樣打扮的“小乞丐”,眼巴巴的看來…
那一雙雙小眼睛純粹、好奇十分的乾淨。
張寶仁伸手揉了揉他那亂糟糟的頭髮,輕笑道,“想問我問題,可沒那麼簡單。”
“小乞丐”聞言,有些懦弱的小聲道:“我沒念過書,也沒去過別處…我不知道什麼是故事。”
說著眼神都有些暗淡,難過了。
這個年歲的人其實不懂得什麼大道理,他只是覺得和其他人相比,自己好像缺少了什麼東西…
張寶仁輕聲解釋道:“故事就是經歷,就是你每天做的事情,見的事情加在一起。”
“嗯…你就說說你自己吧。”
“我啊?”
“小乞丐”愣了一下,然後想了想,便一句一句的說著。
“我現在也不用幹活,但每天還能吃飽…”
“以前需要幹半天活才能玩…”
“前兩天最不好,什麼東西都倒了,我也餓的動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