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浪頭放神通,光降道場中。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南無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唐太宗也沒料到這人竟然會是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亦行了大禮。接下來,玄奘從觀世音菩薩那裡接了西行法旨,發了西天取經的宏願,得了個三藏的法號。而後太宗便封玄奘為御弟,給了一個紫金缽,一匹馬。
在李世民帶領文武百官的送行之下,玄奘和尚既唐三藏便開始了自己的西行取經之路。
隨著金蟬子第十世之身唐僧離開長安,一路西行,踏出了大唐,三界之內天機陡然混亂無數,好似某種天地大變即將以西遊取經為中心,徐徐展開。
“西遊開始,量劫啟動,吾等還是閉關山門為好?”自從上次燃燈佛祖在天庭鎮壓孫悟空時,展示了自己近乎混元大羅金仙的修為,如今的洪荒地仙界中,除了幾位有數的大神通者,其餘的則是各個關閉山門,緊守道場。
西方接引佛祖、準提佛母二聖則是臉上露出喜色,顯得頗為興奮一般。畢竟,天機混亂,乃量劫興起之兆,而這一量劫乃天數向西,佛門大興!
“善哉,善哉!”
接引佛祖撥動念珠的手在不經意之間就快了幾分,西方東進之事完成之後,佛法大興,自己成聖立下的四十八大願終能實現。
這日,唐三藏和李世民賜給他的兩個護衛行至一座山下,突然前方竄出一條斑斕猛虎,張牙舞爪向他們撲了過來。那兩個護衛原本只是人間普通的武夫,他們本就不想和唐三藏一起西行,只是礙於皇命勉強隨行,如今一見這種狀況扔下唐三藏就跑掉了。
護衛逃走,面對著猛虎,唐三藏大驚,忙轉身催馬便逃,卻哪裡逃得過猛虎。只見那猛虎幾步搶到馬前,一個餓虎撲食將玄奘撲落馬下倒在地上。玄奘頓時嚇得三魂不見七魄,立即昏倒在地。
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向唐三藏咬去,眼看唐三藏就要命喪虎口,卻見天上一道白光閃過將猛虎擊倒在地,抽搐兩下,沒了性命。
此時只見天上一個人影落下,正是那韋馱。原來,韋馱得了觀音菩薩之命,從唐三藏西行開始,他便一直在暗中保護唐三藏,故而剛才才能及時救下唐三藏。
韋馱低頭看了看已經昏迷不醒的唐三藏,道:“果然是有大毅力之人,怪不得師尊會把如此重任交給你!”見唐三藏動了一下,知道他要醒了,便搖身一變,變作了一個普通的獵戶模樣。
唐三藏醒來之後,見剛才那猛虎到在自己的一旁,儼然是生機已經斷絕了,而前面又有一個獵戶,知道是這個獵戶救了自己,趕緊施禮謝道:“貧僧多謝壯士救命之恩。”
獵戶道:“大師客氣了,敢問大師為何一人到了這荒山野嶺?”
“貧僧乃是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經,途經此地而已。”
獵戶道:“大師高義,在下佩服。只是如此荒山野嶺常有虎豹豺狼出沒,大師孤身前往只怕是危險萬分啊!我自幼對這一帶還頗為熟悉,就讓我護送大師一程吧!”
唐三藏聞言,喜道:“如此就有勞壯士了。”
“大師客氣了,我們這就啟程吧!”
如此,韋馱變化做獵戶,護著唐三藏平安的出了這座大山。
次日,唐三藏找到了馬,告別了劉家,帶了一些乾糧,便繼續往前行走。翻過十來座大山之後,這天便黑了下來,前不達村,後不著店的,唐三藏心想,看來可能要露宿野外了。他正準備停馬休息,突然瞥見前面的山頂,有亮光傳來,心想著上面可能有一戶人家。就牽著馬兒,往那裡趕去。
正走到半山腰的時候,原本靜悄悄的周圍,突然跳出一群人影來,那馬經過這麼一嚇,猛然掙開唐三藏的手,一轉眼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唐三藏先是被這些人影驚了一下,可看清楚這些身影,不由得心驚膽戰,這一個個哪裡是人?虎頭人身地,分別是妖兵來著!
尚未來得及做出反應,這一群妖兵怪叫著便衝了上來,架著唐三藏便被這群虎兵往山頂押去。進入洞內,虎妖看了看唐僧,滿意的嘖了兩聲後,揮手喊道:“小地們,先把這個和尚給我綁起來,明日一早,洗乾淨了做肉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