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鐵剎山八寶洞內當立一巨大丹爐,做黑白之色,其上有先天五行精氣升騰流轉,顏色絢麗,時而奔湧激盪,時而平息,演化成點點星辰,深邃玄妙。
先天五行精氣之下,有陰陽做碳指燒,不見火焰,但卻炙熱難當。
盧聖取太極為爐,陰陽為碳,所煉法寶,非同小可,遠超那些洪荒金仙,上古巫人,妖神所煉萬年法器。只是因未有大功德配合,就算煉將出來,也比不得七寶妙樹,三寶玉如意。十二都天旗,軒轅劍,金剛鐲,山河社稷圖一流。
如今盧聖奉三界至尊之命,要立天師門,教化眾生,乃大功德,可藉此成寶。
丹爐在洞捏半空沉浮不定,緩緩流轉。盧聖用手一指,頭上現出雲光,清亮如水。隱隱有水濤聲嘩啦,雲光之中,自是一口崆垌印。金鐵之聲悠揚不絕,響徹了整個鐵剎山。
雲光彷彿長虹貫日,天河下傾,投進了爐中的先天五行精氣之中,隨後一聲響,宛如憑空打了個霹靂,虛空震盪,波紋盪漾,一圈一圈發散開來,所到之處虛空無一不演化成了混沌,隨後演化成地水火風。
盧聖取出一根玉針前來,清光盈盈閃爍,右手拈起玉針,左手抬起,伸手指,微微一用力,便在食指上紮了一記,隨後滾出一點紅珠,端地雄渾。“立我天師門道統,日後才可教化。”自肚裡尋思,將食指一彈,便接連有三點紅珠被彈進了丹爐之中。
一聲輕音,無比悅耳,那丹爐之中的先天五行精氣本是微微翻滾,自被盧聖彈進三滴血脈,竟然宛如煮粥似的沸騰起來。運用本命靈光,連使真神,盧聖足足煉了三天三夜,
丹爐細細密密,宛如雨打芭蕉,又宛如珠落玉盤,丹爐之中的先天五行精氣逐漸變化成形,發出清脆的丁冬聲。天師門法器,畢竟不同與別道,柔和中顯出聖道。
一把寶劍沖天而起,劍長三尺六寸五分。劍身與劍鞘通體皂黑,有青色蓮花覆繞其上。劍身浮沉,吸收日月之明光,臨風揮砍,則聽到風聲銳利,猶如劍刃直刺人心,龍吟清嘯,寰宇之氣為之一蕩。寶劍於天地清靈融為一體,其光燦爛奪人眼,魔障遠避不及;立於山,可定山川;沉於水,可鎮河魔。
丹爐中是清音越發密集,脆聲響動。連連不斷,直直好象將人拋上了高空,還要向上,喘氣不過來。不知過了多入,突然一下,這脆聲噶然而止。
未來的天師門聖物,業已鑄成, 這丹爐才漸漸停止轉動。盧聖袍袖一揚。這丹爐眼見縮小,從袖口投進去了。右手一彈,一道虹光往西岐而去。
西岐開元府邸,李靖自從輔助周公打下商朝,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國師。此日,上朝回家後,在自己宮殿內靜修。突然,一道虹光從西天垂落,進入殿內,落入手中。
李靖細細看完,而後朝鐵剎山拜倒,言道:“弟子領旨,必定完成尊師重託!”
景明宮,含元殿,周成王正襟危坐,但見:
瑞靄紛紜,金鑾殿上坐君王;祥光繚繞,白玉階前列文武。
沉檀八百噴金爐,則見那珠簾高卷;蘭麝氤氳籠寶扇,且看他雉尾低迴。
“臣拜見陛下,願陛下萬壽無疆。”李靖身穿道袍,上前作禮。
“國師免禮,賜座!”周成王為人寬厚,性情敦厚,對李靖這等功臣甚是敬重,不以皇帝之姿擺譜。
李靖謝過,坐了座位。
李靖打個稽首,言道:“啟稟陛下,臣受陛下大恩,祈請吾師,傳下道統,立天師門,以護我朝千秋萬代,如今已蒙恩師首肯!”聲音朗朗,宛若洪鐘驚雷,震動宮殿,
周成王大喜,這天師盧聖在人族威名赫赫,此次在大周滅商之役更是立下大功,如果能立下道統,對鞏固大周王朝更是有不可估量的意義,當即從人族中選擇修道資質卓越人士三十六名,給天師門作弟子。
這天壇聖臺之下,周成王擁了華蓋,穿帝王服,在李靖的陪同下,持香,一步步上了祭壇。只見中央臺上,直直供奉天庭至尊昊天上帝,盧聖居左,高丈六,持杖懸印而坐。
凌晨時候,沐浴淨身,焚香獻花,李靖站在祭臺上,朝鐵剎山所在一拜,對天言道:“今弟子李靖,祈請尊師降臨!”
但見蒼穹之中群星閃耀,大放光彩,星光縱橫,架構起一座青濛濛的光橋,就見一位青袍道人端坐青蓮而來,瑞氣千條。
周成王在封神大戰中也見過眾多神仙,看天降祥瑞,金花萬朵,就知道乃是盧聖降臨,連忙匍匐在地,手持玉圭,叩首道:“天師降臨我朝,祈請立下道統,護佑我朝!”隨後背後文武百官山呼海嘯,跪在丹墀之下,黑壓壓的一大片。
盧聖點點頭,對周成王言道:“人皇且起身,貧道立下道統,拱護周朝,也是一番功德,善哉善哉!”
周成王等一干大臣,神情激動,跪倒在地,不肯起身。
盧聖寶相莊嚴,氣息浩大,光輪照耀萬里,站在祭臺上,雙手一拱,道:”吾盧聖奉昊天上帝之命,在人族中立下天師門,輔佐人類皇者,上敬蒼天,下佑百姓,天地為證!”
此時天光大開,一道四方門戶閃現蒼穹,清輝遍撒間,鮮花團簇於門框之上,兩尊金光閃爍的黃巾力士手持金戟護衛左右,有兩位飛天輕舞絲帶,在漫天仙樂、香花飛灑間,一老星君笑呵呵,腳踩祥雲緩緩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