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到了萬仙陣,通天教主一見準提怒道:“準提枉為聖人,又想來破陣,今番我與你絕不善罷甘休!”
準提答道:“道友門下,紅氣貫空,多是西方有緣之客,貧道豈能不來?”
通天教主怒衝面上,眼角俱紅,狠狠的瞪了準提一眼,大呼道:“準提匹夫,我門人烏雲仙何在?”
準提道人直覺一片刀光劍影襲來,寒毛乍起,知道通天教主對自己恨意詣天,欲要殺之而後快,也不在意,笑道:“烏雲仙與貧道有緣,被我用竹竿釣去西方八德池邊,從此自在追遙,無掛無礙,真強過如你這般在此紅塵擾攘。”
教主聽後大怒,就要與準提廝殺,只聽陣中一人喊道:“誰敢來破我太極陣?”
準提看去,只見一人,頭大腰圓,面惡目兇,卻也威風凜凜,卻是太極陣玉虯仙。
元始天尊眉頭一皺,道:“眾位弟子在九曲黃河陣中削了三花,消了五行,恐怕抵擋不住。”
準提取出一物,道:“吾教門下,憑十二品金蓮護持,斬斷因果,不沾惡業。然眾生業力,與生俱來,終難磨滅,既為金蓮所阻,遂於七寶林中,生出奇樹,又以八寶功德水澆灌,佛法加持,經九千年,方成就六枚奇果,名為娑婆果。此果服下,可成就金身,雖不如混元三尸化身,亦相差無幾,實在大羅金仙之上,再開一扇道門。
文殊廣法天尊等三位道友可用其斬屍,如此道行大進,趨福避邪,心中感應,自然能夠安然度劫,如何?”
元始天尊無奈,叫來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和懼留孫,望著文殊等自己三位弟子頂上佛氣繚繞,泥丸宮內舍利圓光若隱若現,心中嘆息,曰:“如此,先過了這量劫吧。”
三人大喜,服下娑婆果後,讓準提道人施法,聚煉西方教金身,以寄託執念,斬屍度劫。
準提擺擺手,沒再說些什麼,只是讓文殊等三人走上前來:“平心靜氣,不論有何異樣,莫要生抵抗之意。”
默運元神,泥丸宮衝出一道佛光,色分七彩,蘊七種菩提奧妙:或心念通達,或去偽存真,或精進不懈,或聞法喜悅,或輕快安穩,或心定不亂,或能捨外物。七寶光華之中,梵唱如雷,又有一棵菩提巨樹參天而起,非枯非榮,樹上升起萬道白虹,每一白虹皆有佛陀盤坐,半空復開出億萬朵青蓮,蓮中有舍利聖胎,光華奪目。
準提朝天一指,三顆娑婆果飄飄悠悠,飛至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懼留孫道人三真頭頂。復一指,將三人靈臺點開,以便承載娑婆果。
“銀瓶貯寒泉,當頂傾一勺。有如醍醐灌,坐受清涼樂。”
他開口吟道,第三次伸手一指,青蓮瓣瓣解化,散入虛空,三顆娑婆果化作白光自天門灌入三真人體內。三人身軀頓時劇烈顫抖,面上神情變幻莫測。
準提道人把手一指,三人泥丸大開,三光迸出,瑞氣盤旋,頂上立即出現了三尊金身,文殊廣法天尊的化身,是菩薩金身,三頭六臂,面如藍靛,赤發紅髯,瓔珞纏身,五彩呈祥,蓮花托足,無量莊嚴功德。文殊廣法天尊大喜,連忙把惡念分離,植入金身,水到渠成,立即斬屍出來。
普閒真人地化身,也是菩薩金身,面如紫棗,巨口獠牙,八頭六臂,瓔珞垂珠掛體,蓮花托足,普閒真人連忙把元神寄託斬屍出來,霎時間紅雲籠頂上,七色瑞彩罩金身。
懼留孫頂上地,是一尊佛陀金身,二十四頭十八臂,兩眉間綻放光明,其光金色莊嚴,照耀出一個佛陀世界,隱約中佛音不斷。
太上老君與元始天尊看了這番光景,對視一眼,震驚不已。元始天尊皺起眉頭,心中大是鬱悶,卻是眼下無奈,只得遞盤古幡與文殊,破此“太極陣”。
文殊廣法天尊看到元始天尊鐵青臉色,心中哀嘆聲,作偈而出,偈曰:“混元一氣此為先,萬劫修持合太玄;莫道此中多變化。末鉛消盡福無邊。”
玉虯仙呵呵一笑,隨即喊道:“今日之功,各顯其教,不必多言。”仗手中劍砍來,文殊廣法天尊手中劍急架相還。未及數合,玉虯仙便往陣中而去。
文殊廣法天尊縱步趕來,玉虯仙進陣,便祭起符印,只見陣中如鐵壁銅牆一般,兵刃加山;文殊廣法天尊將盤古展動,一股混元一氣噴出。拂過虛空,頓時一片迷濛,五行不顯,陰陽難辨,立馬鎮住了太極陣。
文殊廣法天尊見此,一指頭頂,霞光一閃,現出一法身來,面加藍靛,赤紅髯;渾身上五彩呈樣,偏體內金光擁護。降廣杵滾滾紅焰飛來,金蓮邊騰騰霞光亂舞。
玉虯仙一看廣法天尊現出一個化身,甚是奇異,只見香風縹緲,纓格纏身,蓮花托足。
佛門菩提金身神通妙法,聲勢赫赫,玉虯仙從其中感受到莫大的威脅,自思無法可治,想要轉身迴避,不料被文殊看到,忙將捆妖繩祭起,隨即轟隆一聲,一個金燦燦的巨人現身,拿過仙繩,一甩,長虹乍現,玉虯仙已經倒在地上。文殊命黃巾力士拿去蘆篷下聽候落。
廣法天尊隨後收了法像,徐徐出陣,上篷來見元始,稟報道:“弟子已破太極陣,前來複命。”
元始微微領,看著渾身佛氣盈身的弟子,卻是百感交集,然後命南極仙翁去蘆篷下,將玉虯仙打出原身。
仙翁領命,至篷下見玉虯仙縛住一團,南極仙翁對玉虯仙口中唸唸有詞,道聲:“疾,還不現原形,更待何時?”
只見玉虯仙神魂震盪,身不由己,把頭搖了兩搖,就地一滾,乃是一個青毛獅子,卻是剪尾搖頭,甚是雄偉。
南極仙翁回覆元始命令,元始吩咐道:“就作為廣法天尊坐騎,在項下掛一牌,上書“玉虯仙”名諱。